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论文-(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电子通信行业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6:56: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会计准则的规定论述,更有甚者,直接不对摊销年限进行披露。可以看出,该项政策在通信行业占的比重不大。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给了企业经理人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这又给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增添了几分影响。 5.固定资产的会计政策选择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电子 通信行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统计情况如下(详见表 4)

表 4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统计情况表

从表4看出,除江苏长电外,其它公司都采用直线法,加速折旧方法运用的极少。大部分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还是千篇一律的采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的年限平均法。 同时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费用, 因而很容易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纳税和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我国允许个别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推动我国的技术进步,但手续复杂,成本较高,这就使得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对外报告财务成果时,在固定资产的折旧的说明中,都声称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

不过,据我所知,不仅是通信行业,其他行业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也是声称采用直线法折旧。显然,这项会计政策是有失公允的,没有考虑好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平衡。市场不断的在改革,只有推陈出新才能平衡好各方关系。 5.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选择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通信行业上市公司都采用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准备。 这种处理方式是在假设应收账款是否能收回, 甚至是收回的数目与该应收账款存 在的时期成正方向关系。按实际情况来说,时间越长,资金收回的可能性越少,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高。根据账龄来估计坏账的好处是操作简单,坏账信息一目了然。但是,会计准则还是给了会计人员会计政策选择很大的空间,可是会计人员为了核算简便,依然选择了账龄分析法。

(三)上市公司电子通讯行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电子通信行业20家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的分析,我国会计政策选择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 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执业不规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依靠性,在利益驱动下,不能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执业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不执行规定的工作程序,甚至无视职业道德的约束,随意出具虚假的验资报告与审计报告。在同行业的竞争中,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招揽客户,为排挤竞争对手,随意降低收费标准,以公关交际费、佣金、手续费或回扣与有关部门进行收益分成式的业务合作。注册会计师的整体水平较低,由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较晚、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执业经验。此外,注册会计师年龄较大,是退休以后加入注册会计师行业、参加执业活动的。知识机构老化,接受新事物和更新观念较慢,以追求利润,他们也没有能力靠提高服务质量、在竞争中来发展自己,坚持执业诚实守信和独立、客观、公正原则的动力不足。上述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市公司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不科学

通过研究上述20个电子通讯行业,发现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有欠妥的地方。比如有关存货的会计政策选择,加权平均法最受电子通信行业的欢迎,有15家公司选择了加权平均法作为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占了总体的 75%。其实,在新的准则颁布后,加权平均法的使用在大部分行业中同样占有很大比重。尽管加权平均法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运算,使得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它却不能反映企业日常活动中的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的情况,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显然,加权平均法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首选政策。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有些企业可能会盲从,这就造成了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

尽管任何事情都不能尽善尽美,但是,会计本身就具有谨慎性,必须严谨的对待,只有选择适合本企业经营特征的会计政策,通过科学合理的核算,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计。

3.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在现实市场活动中,部分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没有跟上相关政策的步伐。法律

规章永远都是跟随社会的脚步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这也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也应该跟随新的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不少企业仍然因循守旧,有些没有及时了解到变更的内容,有些则是不愿意改变。这就导致了政府管理的难度加大,也不能及时了解和对比竞争者的年度会计报告,甚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只有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不断探寻适合企业发展和特征的会计核算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稳步发展。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上市公司电子通讯行业存在缺陷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商场如战场,谁掌握着最有利的信息,谁就是胜者。同样,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也是如此。如何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如何根据情势变更陈旧老套的会计政策,如何及时了解新的会计政策等等,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选择有时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会计准则的制定往往难以赶上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新问题,因此,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信息成为企业发展需要攻克的“硬骨头”。

尤其是在电子通讯行业,其本身具有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周期短等特点,如果没有及时了解市场走向,必定会损失惨重;如果没有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发展必然受阻。在会计领域,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生长的激素,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一旦遇到资金瓶颈,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将不堪设想。

2.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没有及时提高

信息需要及时更新,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效提高。相信每一个会

计从业人员都具有基础的专业知识,但是远远不够。时代在进步,知识也在更新,新技术新方法新政策需要会计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学习。但是,这一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被忽视。一些大型企业可能做到及时培训与学习,但是中小企业却没有做到。通讯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不仅仅是上市的大型企业在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一些中小企业也是整个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会计领域,对会计专业人员的要求应提高和加强。不仅仅在最初的招聘工作中应严格要求,在以后的入职过程中也需要督促学习,与时俱进。固步自封,只会导致人员素质低下,腐败,涣散等现象,这是对企业非常不利的。

3.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不够严谨

首先,在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上,随意性较大。前面也了解到电子通讯行业在政策选择时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较大,这是由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本身自由性较高,以及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选择程序造成的。例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随意的确定,随意伸缩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长期投资的计价方法随意的改变等。

其次,在会计政策选择形式上,比较单一。在对20个电子通讯行业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分析中,发现企业在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等进行选择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为了简单方便,一般都选择采用简单的直线折旧法、 加权

平均计价法和应付税款法。

最后,整体优化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是一个系统,一个企业的会计政策均应服务于该企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也应该不尽相同,但从上述的研究中可大致的得出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选择一种简单的会计政策,而不是注重公司的会计政策组合是否达到整体优化的作用。

(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电子通讯行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1.从整体优化考虑建立完整的会计准则框架

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前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尚处在研究阶段,会计基础理论并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统一的体系。因此,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我国基本会计准则还存在会计科目表述抽象,会计要素定义不够科学完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缺乏层 次等问题,由此指导制定出来的具体会计准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概念逻辑不清,会计处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忙于对会计实务的规范而忽略或推迟对概念框架的研究和构建。 国际会计准则和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设不仅 是必要的,而且是越早越好。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该注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统一概念、协调矛盾和指引方向上的重要性,借鉴国际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开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与构建工作,力求为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规范的理论指导。

建立、完善与新会计准则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上市公司及其财会人员需要充分准备,而且有关机构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凡是与之不符的规定,应当及时修改或废止,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做好准备。财政部门应阐释新会计准则的要点,对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实际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做出专门的问题解答或专门的补充规定,增进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作为贯彻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辅助手段,以减少滥用会计准则的行为。同时也需要从法律和法规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上岗要求、后续教育方面进行规范,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税务机关应明确税务政策,针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出台详细的税务处理规定,协调好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考虑到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的变化,证监会应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的计算及会计信息的披露尽可能地与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相协调一致。 2. 加强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的监管由于信息是否完全属于市场运行环境和基本秩序层面的问题, 解决信息不对称不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责任,而是政府的义务和职能。因此,需要政府从制度上实现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化,加大监管力度。财政部门作为《会计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依法对社会各单位执行会计法律法规情况及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不同形式 的抽查或检查,通过检查,一方面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是对单位会计人员行为的抽查或检查。有利于强化对会计人员行为的约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证券部门的监管。充分、准确的信息公开可以有效遏制管理当局为了个人利益利用会计政操纵 企业利润,损害其他各方的利益。因而应该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

毕业论文-(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电子通信行业的影响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2g6h6ar6i9y6ym8c7oz9pugm7qnnb00f5q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