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古诗词】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
二、【文言文】
(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勤勉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谦恭的心,勤学好问,才能日有长进。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句话讲的其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理解】告诉我们要以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默默地记住,反复地体会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应静下心来,学得进去,这样就不会感到厌倦,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论语》
(二)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
——[宋] 朱熹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和眼睛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 曾国藩
【译文】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决不甘心居下游;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因为一点儿心得就自满自足,就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表现;有恒心的人就绝没有办不成的事。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三、【日积月累】
(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