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滕州市井亭矿区学校
3、跷跷板
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 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4、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前置作业:准备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天平。 活动过程
谈话:跷跷板大家熟不熟悉?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玩跷跷板的感受?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 师: 对于这种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探究活动:
2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出示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9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滕州市井亭矿区学校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2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讨论探究方案
(1) 提出活动设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2)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 2、进行探究实验
以杠杆尺一边不同位置放不同数量的钩码在另一端的不同位置放数量不同的钩码数,学生实验。
(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 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 3、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活动四:认识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 认识天平的结构
10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滕州市井亭矿区学校
提出问题:天平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天平 结构:指针、游码、镊子、托盘、底座、砝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天平,小组讨论天平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是什么?师生交流
2、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1) 教师介绍天平的正确调试、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注意:左物右码
(2)小组同学亲自动手操作、使用天平测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从中感悟天平的平衡及结构原理。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矫正其中存在的问题,直到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使用天平。 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学生交流。 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例如蜡烛跷跷板等。 总结提升: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体验与探究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杠杆尺 平衡原理 物重
左右一样 天平 结构:指针、游码、镊子、托盘、底座、砝码 距离 注意:左物右码 教后反思:
11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滕州市井亭矿区学校
4、弹簧中的学问
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能够感知道物体的弹力;能发现生活中的弹力;会设计、制作弹力玩具。
2、愿意研究生活中的弹力,养成乐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产生弹性。
重点难点:知道物体的弹力;能发现生活中的弹力;会设计、制作弹力玩具。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产生弹性。 前置作业: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弹性物体与材料,如娃娃跳、跳套球、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夹子、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等。
教师准备:搜集弹性器材;整理与弹力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教学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课下你们一定玩过许多有关弹簧的玩具,说一说你都玩过了那些与弹簧有关的玩具。 学生交流自己所玩的弹簧玩具。
2、教师小结:同学们玩的弹簧玩具真有趣,(出示弹簧拉力器)老师这儿有一个弹簧拉力器,谁能把这个拉力器拉开?
小结:同学们玩的、说的,都与弹簧有关,关于弹簧,还有许多的游戏和问题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