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小衔接的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6:21: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价的侧重点要着眼于书写质量,要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加以褒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会因为时间仓促和任务过重而产生压迫感,自然就会心平气和地写好每个字。

总之,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老师、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下阶段我们将根据我们调查反馈的情况讨论制定各项内容研究的方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有效衔接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七、 研究的主要过程

此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一年,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2013.4—2013.6)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引桥工程幼小衔接研究论文文献及实践资料。 3、调查乡镇小学语文引桥工程幼小衔接的现状。 第二阶段(2013.7—2014.2)实验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研究。 2、收集优秀语文引桥工程幼小衔接材料。

3、开展“语文幼小衔接活动汇报课”、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 4、开展小学语文引桥工程幼小衔接活动,进行阶段小结。 5、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2014.3—2014.4)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八 、研究方法

1、关于幼小衔接研究的总体思路

本研究选取幼儿园大班和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

个体、教师和父母的观察来了解幼儿的特点,并通过观察过程中看到的一年级的新生对于小学的适应程度,适应速度记录下来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幼小衔接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解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2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相关著作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收集和整理,明确该研究的目标和大致内容。 3观察法

观察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并对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了解他们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4访谈法

通过与某幼儿园教师和某小学低年级老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全面的了解幼小衔接的存在的问题以及老师对这些的策略。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九、研究结果、结论及分析

引桥工程中的幼小衔接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对于幼小衔接,虽然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问题,例如片面衔接,形式衔接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研究中还有们需要老师理解的问题有:

1.降低期望值,允许学生出错。

教师对孩子的过高期望,不让学生出错,会给学生无形的压力。教师容忍他们在学习和行为上出错,并把他们的错误当作花朵绽放时的一种美丽姿态,通过这种姿态了解他们思维和认识水平。当学生的行为表面看来有点破坏性时,教师注意不急于批评或制止,更不轻易地给孩子以道德上的消极定论,而是耐心地观察和倾听,真诚地询问和了解。有些教师还在学生出错时,注意不轻易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追问他们,因为这些教师担心追问会使学生变得谨小慎微,只敢说教师认为正确的东西,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

2.重视、鼓励学生的提问。

教师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当儿童提出一个问题时,教师努力做到无论是不是很忙,无论是不是知道答案,都不斥责或回避岔开他们的问题,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鼓励。

3.接纳和支持学生的不同观点和兴趣。

教师注意接纳学生不同的意见和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因为教师知道,学生的观点和兴趣常常都是独特的,接纳和支持儿童的观点和兴趣会使他们有安全感,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相反,不适当的评价会造成学生的紧张,使儿童只关注教师的态度,不关注探究活动本身和客观现实。

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培养。在二期课改的理念影响下,幼儿在日常活动和幼儿自主活动两大项目中得益匪浅。我们有效的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学习、行为习惯、交往、独立、评价等能力和自信、勇敢宽容等情感。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想要解决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需要幼儿园,小学以及学生家长和学生各方面联合起来努力,首先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促进孩子的身心和生理健康的发展。

十、研究者的反思与体会

1、初次参与此项研究,不可避免出现好多困惑,尽量积极、主动向指导老师和同事请教。

2、面对大量的研究资料有点无从下手,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较多。 3、在搜集资料中,范围较小。

搜索更多关于: 幼小衔接的研究 的文档
幼小衔接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2swh4wzya0a6rj16znk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