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编人 高三年级
审核人 生物学案
使用日期:2019年 12 月 2 日 编号:55
免疫调节第三课时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的比较
(2)艾滋病
2.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
对人或动物接种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能力。 (2)疾病的检测
运用抗原能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3)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最大难题是实行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将移植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
◆ 深入思考
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怎样清除细胞内的病菌的?
提示 先通过细胞免疫将隐藏病菌的细胞破坏,使抗原(病菌)无藏身之处,然后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
2.为什么预防接种要多次注射疫苗?
提示 通过多次注射疫苗可以增加体内记忆细胞的数量,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 自查诊断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答案 × 2.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 答案 √ 3.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答案
×
4.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 答案 ×
【真题】
[2017·全国卷Ⅰ]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解析] 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A、B、D错误;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
[答案] C 【例题】
题型一 免疫功能异常的原因分析
1.[2017·太原高三模拟]下列有关艾滋病与T淋巴细胞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B.HIV会不断复制,T淋巴细胞会被破坏,免疫系统新制造的T淋巴细胞仍会被HIV感染
C.即使HIV感染者感觉身体良好,没有任何症状,但仍然可能有许多的T淋巴细胞被破坏
D.HIV感染者失去了大量T淋巴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答案 D
解析 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故机体的免疫调节受到抑制,A正确;HIV会不断复制,T淋巴细胞会被破坏,免疫系统新制造的T淋巴细胞仍会被HIV感染,B正确;即使HIV感染者感觉身体良好,没有任何症状,但仍然可能有许多的T淋巴细胞被破坏,C正确;HIV感染者失去了大量T淋巴细胞后,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但仍存在部分体液免疫,D错误。
2.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答案 D
解析 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组织胺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剧烈的过敏反应也会危及生命,C错误;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下降,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肿瘤,D正确。
题型二 免疫学应用的实例分析
3.[2017·宁夏银川测试]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人患乙肝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答案 D
解析 当一个人患乙肝时,乙肝病毒已经侵入人体,从图中可知,如果采用方法②(注射抗原),体内产生的抗体少,不利于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而采用方法①(注射抗体),能使体内很快获得大量的抗体,A错误;抗体在体内存活的时间短,而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记忆细胞,当乙肝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故方法②即注射疫苗能使人体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也是医学上常用的免疫预防方法,B错误,D正确;注射抗原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体液免疫,C错误。
4.[2017·郑州模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四肢与躯干出现淤点、淤斑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儿童是主要感染对象,部分青少年亦可感染发病,该病可通过接种流脑疫苗来进行预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种的流脑疫苗可以直接杀死脑膜炎双球菌
B.对脑膜炎双球菌的免疫过程只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如果人体内存留的脑膜炎双球菌抗体攻击人体中正常细胞导致患病,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D.呼吸道黏膜分泌的能杀灭脑膜炎双球菌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 答案 C
解析 接种的流脑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不能直接杀死脑膜炎双球菌,A错误;对脑膜炎双球菌的免疫过程除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外,
还包括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C正确;呼吸道黏膜分泌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D错误。
知识拓展
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1)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2)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激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