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20道)
1. 食物中的天然毒素主要是指某些动植物中所含有的一些有毒的天然成分。这些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后才能食用,否则极易引起食物中毒。下列一定要烧熟煮透后才能食用的食物是( )。
A.山药 B.花生 C.四季豆 D.红薯
2. 缺碘会引起碘缺乏病,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缺碘情况,所以国家强制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强化剂(如碘酸钾)。下列对加碘盐摄入描述错误的是( )。
A.所有人都应该食用加碘盐,碘含量越高越好 B.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盐
C.碘过量和碘缺乏都会引起健康问题 D.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
3. 下列关于鸡蛋的食用方法,正确的是( )。 A.鸡蛋生吃可以获得最佳营养,最好生吃
14 / 15
B.开水冲鸡蛋食用最有利于营养吸收 C.鸡蛋一定要熟吃
D.半生半熟的煎蛋是科学的食用方法
4.食物过敏是指摄入食物时由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引起免疫应答,导致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以下食物成分容易引起过敏的是( )。
A.纤维素 B.维生素 C.蛋白质 D.脂肪
5.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以下举措不可用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是( )。
A.食物储存时保持洁净,生熟分开 B.使用冰箱长时间储存食物 C.煮熟食物
D.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加工食物
6.微波炉加热食品时一定要选用微波炉适用的餐具盛放食品,以下餐具可在微波炉加热的是( )。
A.不锈钢餐具
14 / 15
B.仿瓷(密胺)餐具
C.代号为5(聚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 D.代号为6(聚苯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
7.不锈钢是在钢铁中加入合金元素制成的,相对于其他金属,不锈钢容器更加坚固、耐锈蚀。关于不锈钢容器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不要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 B.可以用来煎熬中药
C.用强碱性的化学药剂洗涤和浸泡 D.可以在火上空烧
8. 有些材质的容器长时间与食品直接接触后,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下面不可以长期作为食品容器的是( )。
A.陶瓷制品容器 B.玻璃制品容器 C.铝制品容器 D.以上三项
9.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可细分为两个等级,即( )。
14 /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