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一
1.(本题分值:2)
( )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并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加以概括,从而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A. 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D 2.(本题分值:2)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号召全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诚信理论的创造性发展的是( )同志。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D 3.(本题分值:2)
( )是指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人的实际病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超常规的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 A.过度医疗 B.态度冷漠 C.收取红包 D.数据失真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4.(本题分值:2)
( )是指患者选择到某家医院就医,就有权得到与该院等级相适应的医疗服务。 A.医疗权 B.知情权 C.决定权 D.隐私权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5.(本题分值:2)
有些院校为了招揽学生,肆意拔高院校的“等级”,这是( )的表现。 A.招生信息不真实 B.编造数据 C.虚假评价 D.学历文凭批发卖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6.(本题分值:2)
( )就是要搞清楚“事实”,不歪曲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事实,一切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
A.信守承诺 B.兑现承诺 C.义利合一 D.实事求是 标准答案:D | 用户答案: D 7.(本题分值:2)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熟人社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人们往往只在自己所熟悉的小社会圈子里靠血缘、地缘讲诚信,这说明( )。 A.中国古代诚信范围具有相对封闭性
B.中国古代诚信建设过多地依赖构筑道德层面的诚信 C.中国古代诚信趋向重义轻利性 D.中国古代诚信关系具有单向性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8.(本题分值:2)
诚信只能在诚信主体之间存在某种共同利益特别是共同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才出现,说明诚信要( )。
A.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B.信守诺言,兑现承诺 C.义利合一,持之以恒 D.脚踏实地,竭尽全力
标准答案:C | 用户答案: A 9.(本题分值:2)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孔子认为治国理政( )是最重要的。 A.军备 B.粮食C.国库 D.老百姓对执政者的信任 标准答案:D | 用户答案: D 10.(本题分值:2)
( )时期,佛教鼎盛,诚信伦理思想与先秦时期和宋明理学相比,略显单薄。
A.汉朝 B.隋唐 C.六国 D.战国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B 11.(本题分值:2)
“南京冠生园”垮于媒体的曝光,而根子上是企业本身失去了起码的( )。 A.诚信 B.市场规则 C.创新 D.利润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12.(本题分值:2)
不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运行,还是企业诚信的信息查询服务体系的建立,都需要( )。
A.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的宣传教育体系 B.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制度 C.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的评价体系 D.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的法律支持体系 标准答案:D | 用户答案: B 13.(本题分值:2)
财经工作非常烦琐,它要求财经工作者细心、耐心,能承受考验和风险,如果没有对工作的热爱和热情,就不可能做到真诚对待财经工作,这意味着财经工作者应该( )。
A.热爱本职工作,坚守诚信原则 B.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履行财经道德义务 C.刚直不阿,对人为的授意造假说“不” D.自觉接受他律约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14.(本题分值:2)
( )是财经工作者的行动准则,守法是最起码的要求。 A.经济法 B.民商法 C.刑法 D.行政法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15.(本题分值:2) 抓好了( ),就能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从而带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A.诚信建设 B.经济建设 C.思想政治建设 D.社会建设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C
16.(本题分值:2) 从诚信的形成机理来看,诚信是基于人们内在的诚信需要和动机,经过诚信意志的助推和诚信行为的展示而最终形成,因而,诚信具有( )。 A.外生性 B.内发性 C.连续性 D.稳定性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B 17.(本题分值:2)
我国传统社会中的诚信主要是( ),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主要以理性做基础。
A.理性诚信 B.组织诚信 C.情感诚信 D.个人诚信 标准答案:C | 用户答案: C 18.(本题分值:2)
( )的造假、欺诈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A.教育行业 B.财经行业 C.科技行业 D.医疗行业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B 19.(本题分值:2)
在一些人的价值取向里,只有利益,没有其他,利益是他们的唯一目的,是他们的唯一追求,这是( )的表现。
A.大公无私 B.唯利是图 C.急功近利 D.自私自利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B 20.(本题分值:2)
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不口是心非,不阳奉阴违,这是( )的表现。 A.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B.经常自省,随时反思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心怀坦荡,真诚待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