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3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0:54: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认为可以理解,做生意无非是赚钱,要是都像小女孩一样只看不买,书店会垮掉等等。教师不要简单地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而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价值取向。填空题的设计是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也是进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小练习。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他为了读书可以不吃美味佳肴,他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他为了读书可以象一匹“饿狼”,至此,我们一定明白“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齐读莎士比亚的名言 【板书设计】 《窃读记》 酸

快乐 甜 “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惧怕 苦 辣

教学是一种价值导引,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教学也是一种自我建构,是受教育者精神世界自主地、能动地生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授受,而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发现探索的过程和人格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 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窃”时心里会怎么想?请你打开书本,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二、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两遍。

2、 读第一遍,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3、 读完第二遍,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

1、 梳理内容:窃读的时间段?窃读的办法?窃读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紧密围绕课题展开叙述。)

2、 识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3、 范写观察:饿、惧、柜、檐、酸、撑 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4、 生书写作业本上的汉字。 四、再读课文

1、 画出描写林海音动作和心里活动的句子

2、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摘抄在自己的语言积累本里。 五、放声朗读全文。 六、结束语:

“我”是担忧又害怕的跨进书店,因为那是一种怎样的窃读滋味?(文中第四段)

——很快乐,也很惧怕。我快乐什么?害怕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二、学习课文

1、 体会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 ·指名读描写林海音动作的句子。

·标出描写林海音动作的词语:跨、踮、钻、挤、找。体会:顾客多,我看书的心情急切。

·板书:跨、踮、钻、挤、找 心情急切 动作描写 ·读出这种感受。

2、 体悟作者窃读的独特感受。 ·指名读描写窃读心里活动的句子。

·为了能顺利的看书她是?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惧怕 找到相关的语句体会:1、光读不买的人不多,怕老板撵我走。2、常此这样,自己感到不好意思。板书:独特感受 心理描写 ·自由地有感情读4-7段。

·如果说窃读时的心里是惧怕的,那么窃读后的心里感受呢?

·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找出相关的语句或谈谈自己的看法)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的”指的是身体成长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食粮,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作者真正的领悟到这句话的意义,于是她(),于是作者“怕并快乐着”,乐大于苦,喜大于惧。 3、 出示:读书名言

抓紧时间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好书: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善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书的乐趣: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4、生创作“我的读书名言”。 三、拓展延伸

1、 结合过去,谈谈自己对待看阅读课外书持什么态度; 2、 结合所学的内容,说说此时对待看课外书的感受。 四、作业

1、 收集名人的读书故事,制作一期走廊文化展板。 2、 制定 “我和好书交朋友”的阅读打算方案。 板书设计: 1、 窃读记

复 杂

快乐 惧怕 (心理描写 独特感受 )

急 切 (动作描写 跨、踮、钻、挤、找) 教后反思:

在《窃读记》的教学中,从课题入手,以“记”字为线,串起课文,扣住窃读,体味作者对读书的喜爱和窃读的滋味。

一、以记字为线,串起课文。记,即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情、经过、结果。抓住这六个要素,就理清了课文的线索。 二、扣住窃读,理解课文重点,体味作者窃读的滋味。

1、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课堂上让学生直面文本,品读重点词句,充分感受小女孩在窃读过程中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并结合文中语句,联系自身感受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然后再次研读课文,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为散发点,从具体语句中咀嚼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2、关注学生言语现象,让学生学“语”习“文”。语文教学的主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交流中充分体现了高段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这过程中,训练了语感,培养语文素养。

3、教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领着学生思维和话题的走向,使课堂问题讨论焦点化,始终围绕“窃读的感受“展开。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2、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 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 能从对话中得到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和不可偏科的启示,进一步

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

利用阅读课外书的种种益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析利弊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的书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说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总结学法

1、 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 2、 分角色读课文,知内容 3、 总结学习收获。 三、反馈交流

1、 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 2、 文中的小苗和大树指的是谁?

3、 这篇课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访谈录:时间、地点、访谈内容

4、 他们的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各自交流了自己爱看闲书的一次经历。 ·文章要想写好,就要多看课外书。

·21世纪的青年,要树立三贯通的人才观念。 给你印象深刻的是?

5、 从对话中我们知道季羡林爷爷是个作家翻译家、学者,课题怎么说是大树呢。

6、 总结学习收获。 四、拓展

1、根据自己的作文现状,看课外书情况,谈谈自己以后该朝哪方面努力。 2、怎样对自己的学科进行调整,才能适应21世纪的三贯通的人才要求 五、板书设计:

访谈录:时间 地点 访谈内容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将整个教学环节分成以下五个环节:(1)初读课文,读出生字新词。(2)再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什么?(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4)读重点的句和段,体会人物的好品德。(5)找出课文中季羡林和苗苗对读书的主张,同时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看课外的看法。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3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3thr25zc43gznb0gt563y3j84vsiw00ada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