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2:2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徽省安庆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题

1.下列物质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普通玻璃 【答案】C 【解析】

A项,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不含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项,动物脂肪主要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含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项,医用药棉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D项,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2.《本草纲目》对白酒(俗称烧酒)的制造过程有如下叙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蒸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蒸发是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干馏是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过程;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已知烧酒的制取方法:“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以及“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可得,该方法是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所以应为:蒸馏,故选A。

【点睛】本题是一道创新题,以文言文的形式考查了混合物分离的有关知识,既考查了化学知识又考查了文学素养。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弄明白文言文中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准确作答。 3.化合物

(b)、

(d)、

(p) 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蒸发

C. 干馏

D. 升华

B. 动物脂肪

C. 医用药棉

D. 硅橡胶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中仅b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 b、d、p 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D. b、d、p 中仅b不可能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展望未来不如做好当下更实在。

【答案】B 【解析】

A项,b的同分异构体除了d和p外,还可以有多种,例如

等,故A错误。B

项,b中不存在不饱和键,所以无法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d中含有苯环,侧链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p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B正确。C项,b的二氯代物有三种(两个氯原子分别在立方体棱上相邻两点、面对角线上、体对角线上);d的二氯代物中,若两个氯原子都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若其中一个氯原子在侧链上,还有四种;若两个氯原子都在侧链上,还有两种;p的二氯代物更多,若两个氯原子都在苯环上,就有六种,故C错误。D项,b、d、p中,因为b是立方体,d中侧链为饱和的环,具有四面体构型,所以b和d不可能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p中侧链为“-CH=CH2”,是平面型结构,可能与苯环所在的面重合,所以p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

4.实验室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纯度的装置如图所示(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不与药品反应,取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图示安装好仪器,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稀硫酸滴入气球中,Q 中能生成两种气体

B. 准确读取量筒I读数后,先关闭K3然后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准确读取量筒II读数 C. I、II中测量的气体体积的差值即为CO2的体积(相同状况下) D. b中的固体试剂可以是碱石灰,也可以是无水氯化钙。 【答案】D 【解析】 A项,变质

过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加入稀硫酸后

Q内发生反应:

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所以Q中能生成两种气体,故A正确。B项,反应生成的CO2、O2使气球变大,将大广口瓶中气体排出,水进入量筒Ⅰ中,所以量筒Ⅰ中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CO2、O2的体积;反应停止后,关闭K3,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广口瓶内外相通,气球Q会慢慢缩小;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CO2后,最后量筒Ⅱ中收集的是O2;准确读取量筒II

展望未来不如做好当下更实在。

读数,故B正确。C项,由前面分析知,量筒I测量的是CO2、O2的体积,量筒II测量的是O2的体积,所以I、II中测量的气体体积的差值即为CO2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故C正确;D项,b中的固体试剂主要是用于吸收CO2,而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CO2,所以b中的固体试剂不可以是无水氯化钙,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为:过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中间为反应装置,右边装置收集反应生成气体的总体积,左边装置收集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按此设计达到实验目的。本题的难点在于弄清量筒Ⅰ、Ⅱ的作用:注意观察反应装置的特点,左侧导管和Q连通,左边直接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不可能是收集二氧化碳,故b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量筒II收集的是氧气;右侧导管和广口瓶连通,反应产生气体使Q膨胀,排出广口瓶内的空气,使水进入量筒I,通过测量空气排出的水,间接测量反应生成气体的总体积。

5.某化学兴趣小组能探究发现水果汁中存在电解质,可以设计成如图所示的水果原电池。随后又进一步思考原电池工作效率和其构成要素之间的一些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极材料 锌 锌 锌 锌 锌 锌 铜 铜 铜 铝 铝 铝 水果品种 菠萝 苹果 西红柿 菠萝 苹果 苹果 电极间距/cm 3 3 3 3 3 2 电压/mV 900 650 750 650 450 550

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1、4电流方向应该相反

展望未来不如做好当下更实在。

B. 电极及其间距相同时,电压大小只与水果种类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C. 如果用锌、碳棒作电极,实验1中电压可能大于900mV

D. 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不太亮,可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个此电池串联起来 【答案】B 【解析】

A项,水果汁中存在酸性电解质,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则实验1中Zn作负极,Cu作正极,实验4中Zn作正极,Al作负极,所以实验1、4电流方向相反,故A正确;B项,由表中(如实验1、2、3)数据可知,电极及其间距相同时,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但无法确定是否与其他因素无关,故B错误;C项,分析实验1和4、实验2和5可得,两电极活泼性差别越大,则构成原电池时电压越大,所以如果用锌、碳棒作电极,实验1中电压可能大于900mV,故C正确;D项,由表中数据可得,实验1电压最大,所以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个此电池串联起来,电压会更大,可增加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故D正确。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同由W、X、Z和SO42-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其单质化学性质也很活泼 B. Z与X、Y形成的常见盐的水溶液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溶于X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中 D. 由W、X、Y 三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盐 【答案】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则W应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则Y原子核外应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Y为O元素;X为第二周期元素、Z为第三周期元素;又根据由W、X、Z和SO42-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图可得,Z为Al元素、X为N元素,由W、X、Z和SO42-组成离子化合物为:NH4Al(SO4)2。

A项,X(N)、Y(O)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但其单质化学性质:O2和O3性质活泼、N2性质稳定,故A错

展望未来不如做好当下更实在。

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3ult94yqc6x2111f20r4n7xz5ee5l00bj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