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欢喜让我忧
——谈口琴教学的得与失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 曹 磊
曾经,口琴教学是我音乐教学的一个特色,也是真正让我对音乐教学进行思考的开始,曾经美好的回忆一直让我执着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着,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欢喜少了,忧却来了!
上个世界九十年代,我当上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怀揣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向往,我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度过了开始的新鲜感,我的教学生活也平平常常,踏踏实实地在这份田地里认真的耕耘,虽不优秀,但也算认真。后来九四年,器乐进课堂的春风吹到了全国,也吹到了泸州,刚来的孙老师给我们请来了省里的专家教我们学吹竖笛和口琴,我们每所学校都积极响应,积极参与器乐进课堂,最后我选择了口琴,在当时教的四个班开始了口琴教学,其实,最开初真的事边学边教,但是,那时候的孩子很刻苦,不仅在学校吹,回到家里也很积极的学习。一学期结束,全班80%的孩子吹奏歌曲就没问题了。为了更好的促进器乐教学进课堂,省里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录像比赛,我们学校也积极参与,最后,还获得了小学组一等奖,这让我信心倍增,也将器乐进课堂教学作为了自己教学的一项特色。
送走了这批学生能够后,我又在01年,开始了口风琴的教学,口风琴比口琴比起来,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吹奏不同调号的歌曲,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指法。但是,孩子们没有了原来学生的刻苦,只在学校吹,回去多数孩子都不愿意吹奏,新鲜劲过后,更是连带都不愿意
带到学校来了。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尽管还是用了很多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有部分学生始终不愿意多练,所以到最后,可能只有50%的学生真正坚持。尽管这样,学习口风琴的确让勤奋的孩子在识谱、视唱、吹奏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掌握一样小小的乐器一直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也在班主任和孩子们的支持中得到了实现。所以,再难,我依然坚持。
如今,第三批学生又开始了口琴的学习。不仅我在教,我们音乐组五人还进行了关于器乐进课堂的课题研究。我带着年轻老师一起来继续来走我们的器乐进课堂之路,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到一些技能。跟前两次一样,最初的学习是很愉快的,也是很新鲜的,全班孩子都自愿的买了口琴,并且很认真的学习,但是,慢慢地半期过后,有些孩子就不愿意学了,或者当南郭先生,或者干脆不带乐器。学校不认真,回家也不练习,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尽管期末花了些时间来给差点的学生补课,但是仍然效果不大。欣慰的是,还是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能够吹奏歌曲。回想这十多年的器乐教学,看到现在的状况,我不禁反思自己的器乐教学,也会进行一些思考:
喜:
(一)坚持器乐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让学生学到了一样简单的乐器,也许终身受益。
(二)器乐教学让我收获良多,促进我不断的反思和学习,撰写的多篇论文、教案获得了全国、省、市的一、二等奖。
(三)在器乐教学中不断探索,参加全省器乐进课堂录像比赛获
得了一等奖,所教学的学生,80%能够吹奏歌曲。
(四)将器乐教学进行课题研究,微型课题获得了区一等奖、还参与了省器乐子课题研究和区课题研究。
(五)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也参与到器乐进课堂的教学中,很好的丰富了学校的音乐课堂。
(六)器乐进课堂全员参与,已经成为我们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项特色,在学校的中队朝会、班队会、校艺术节、社团活动、各种文艺汇演中都能看到器乐表演,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生活。
忧:
从多数孩子们不愿意参加学校的口琴社团,常常不带口琴,当“南郭先生”这些现象,我们感到了一丝担忧,如何让孩子们都来喜欢器乐课,都来积极参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我想有这样一些问题。
(一)我们的器乐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原来的学生为什么要学得好些呢?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相对于现在的学生要少些,所以,他们更珍惜些,现在的学生见的东西多,新鲜的东西层出不穷,所以,容易浮躁,再加上家长更加重视学生学习,他们学习的东西也比较多,顾不过来。
(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够吸引孩子们。
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在跟孩子们教学,除了学习歌曲意外,还要求他们学习器乐,感觉任务比较重,而且选择的内容和方式可能也不够多,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些,所以,专门进行了这方面课题的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