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南开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一二单元质量监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6:23: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南开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学习水平测试(第二单元)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万象更新( ɡēnɡ ɡènɡ) 预备充足(cōnɡ chōnɡ) 分外热闹(fēn fèn) ...

优哉游哉(zhāi zāi) 载歌载舞(zǎi zài ) 民居奇葩(bā pā ) ...2.说明下列词语所表示的农历时间。

(1)腊月( ) (2)正月( ) (3)除夕( ) (4)元宵节( ) 3.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注释。

(1)截然不同( ) A 切断,割开 B 阻拦,阻挡 C 停止 .

(2)零七八碎( ) A表示没有数量 B零碎的,小数目的 C 草木的花叶枯萎下落 .(3)万象更新( ) A 形状、样子 B 仿效、模拟 C 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 .(4)张灯结彩( ) A 分开,展开 B 看,望 C 陈设,铺排 .4.依据提示填空。

(1)“爆竹声中一岁除, 。”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中的诗句。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一诗的作者是唐代 ,描写的是 节。 (3)“它们大多数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

壮观。”这句话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 )和( )的特点。 5.下列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 (2)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 ) (3)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

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 ) (4)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

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 ) 6.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活动。 ( )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 ) 泡腊八蒜,为过年吃饺子用。

( ) 买杂拌儿、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 )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 ) 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 )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 7.下列各项内容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详写的是( ) ① 腊八这一天要做的事 ② 孩子们为过年做的准备 ③ 大人们为过春节做的准备 ④ 过小年 ⑤ 小年后的准备 ⑥ 除夕夜 ⑦ 大年初一的景象 ⑧ 铺户开张 ⑨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景象 ⑩ 春节结束 8.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藏戏》一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B 《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这是一篇说明文。 C 《北京的春节》全文以空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初一、正月十五。

D 《和田的维吾尔》一文的开头与结尾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表现出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

9.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请简单加以描述。

二、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0.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

(1)初旬( ) (2)色味双美( ) ..(3)开张( ) (4)预备 ( ) ..

11.“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这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这种句子称为 句。

12.以上语段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3.语段中的两处破折号的用法相同吗?请具体说明。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槐乡五月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跨 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白……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侵)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有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 撒)

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的时候,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14.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注音。

披散(?? ???) 好客(??? ???) 俊俏(??? ???) 发辫(?? ??) ....15. 在文中的两个□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16. 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

17. 文中画线句子将槐花比作 和 。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 。

18.结合全文谈谈“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南开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一二单元质量监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41ud0xze16et861e23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