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
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
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 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 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3、 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人地相关论 人地协调论
相同 (1)人地相关(2)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因素 差异 (1) 人地互为因果
(2) 或自然论因果观 (1)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是最关键因素。(2)人地对立统一 4、 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拉采尔地理决定论(1)直接生理影响(2)心理影响(3)对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影响(4)对人类迁移和最后分配的影响
评价:(1)进步意义:反种权,促进人地关系研究,现实意义
(2)消极方面:否定人地相关,否定的能动性,人地关系的直线化。 5、 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新的科学理论何方法论 (2)新的研究方法何手段。 (3)新的研究内容何方向。
6、 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取得人地协调;人地之间不是简单的因素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 7、 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三个阶段:包括地理繁荣阶段;否定人文地理阶段;人文地理的复兴。 8、 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古地理环境(地质时期、纯自然环境)
现代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9、 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个层次的综合:
(1)人文地理与全球问题
(2)区域综合研究(3)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
(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
(3)并非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1)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 (2)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中心课题
(3)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相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三大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地理环境决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相同 (1)否定人地关系 (2)人地之间是因果关系 差异 (1)地理环境为因了人类社会为果
(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1)人的意志为因,环境发展为果 (2)否认地理环境的自然基础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的选择能力,人地关系是一种或多些的关系。 白吕纳的观点:(1)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
(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
评价:(1)较为完善和正确的人地观: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 (2)全面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 (3)或然论的因果观。 第二章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 、 。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 、 。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 、 。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 、 、 和 四个部分。 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 、 和 。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二、解释题 1、 文化景观 2、 文化地理学 3、 形态文化区 4、 功能文化区 5、 文化 6、 物质文化 7、 制度文化 8、 精神文化 9、 文化整合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 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 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 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 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四、分析题
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
1、物质性 基础性 时代性
2、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3、功能性 空间性 时代性
4、自然地理背景 具象材料 非具象材料 氛围 5、 战和应战 逆境美德 中庸之道 6、 触扩散 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 二、解释题
1、文化景观: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人类活动的烙印。
2、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组织的特征,形成及发展规律。 3、形态文化区:具体某种或多种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分布的地理范围。
1、 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某种机能(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 2、 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 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4、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5、 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
6、 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体系中,各文化综合体,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附着在自然景观上人类活动的烙印
四个组成要素(1)自然地理背景(2)界象材料(3)非界象材料(4)氛围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五个方面: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起源和传播,文化区、文化综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的底色;同一自然景观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景观。纯粹的自然景观几乎不存在。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文化→不同地域文化景观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略
四、分析题
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略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形式文化区的特点
核心区: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相对来说是该文化特征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 外围区:在核心区周围,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在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特征,形成两种文化相混现象。 功能文化区的特点
中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位置是明确。
功能联系:该区内部因某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由于受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对环境的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 环境感知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共有。
人们一旦形成某种环境感知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地理解现实环境。其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是以其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居民从源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就越来越大。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速度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的不连续。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最近一直上课,没上网。另外资料不全,请见谅。 第三章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 因素特别是 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人口在国家内部的空间移动包括 、 、和 。 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 指向、 指向和 指向。 4、计算人口经济密度时可以采用 、 、 等经济指标。 5、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二、解释题 1、人口分布 2、人口迁移 3、胡焕庸线 4、人口算术密度 5、比较密度 6、国际人口迁移 三、问答题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 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四、分析题
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2、以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为基础,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该区域人口空间流动的原因。
答案要点 一、
1、社会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地区间迁移 城乡间迁移 城市间迁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