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口算和笔算方法的基础上,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口算以及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得数。
2.结合学生已有的笔算基础,理解“满10进1”的算理,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常规积累
下面这些算试属于哪种类型?分别是怎样算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45+4 45—4 35+3 35—3 45+40 45—40 35+30 35—30 师找2位生说一说。 二.个例引入理解算理
谈话:课间的时候,小红、小明和小亮三个好朋友也在玩拍画片的游戏。 提问:请你仔细的观察这幅图,图上有哪些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一)摆一摆、用算式记录过程 预设: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谈话:怎样列式呢?(9+2)这是我们学习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
2.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4加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呢?师板书:先算……
再算……
3.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谈话:怎样列式呢?师板书:24?9。 一放:探索24+9的算法 我们先来看看24+9这道算式。 1.估一估:
在算之前我们可以先估一估,24+9的得数是几十多呢?(三十多)好的,我们先把它记录下来,马上计算后再来比对一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摆一摆、写一写:
师:那么24+9你会计算吗?把你思考的过程记录在作业纸上。 过程中推进:(板书三种方法:横式、分拆、竖式) (1)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2)写好的同学把你的思考过程和同桌交流一下。 并联呈现资源并沟通
提问:这三种算法你能看懂吗?是怎样算的呢?和同桌说一说。 反馈:横式与分拆的方法是怎样算的。 沟通横式与分拆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都是先算4?9等于13,再算……只不过是形式不一样。 3.聚焦用竖式计算
呈现资源:(竖式没有进1的) 他算的对吗?
老师用小棒配合一下,个位上4根加9根是13根,13根满10根怎么办? 3捆是30根,在十位上写3,那竖式怎么写呢?4+9=13在个位上写3,要向十位上进1。
追问:这里的1是什么意思?十位上不是2吗?现在为什么是3呢? 我们再完整的说一说24+9的竖式计算过程。 谁能像老师这样再完整的说一说。 请你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4. 三种方法沟通:
二放: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用横式、分拆和竖式计算出了24+9的结果。想一想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先算个位上4+9=13,再算13+20=33,只不过形式不一样。
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竖式)是的,竖式更加地简洁!
对比估算:现在我们再把算出的结果和刚才我们估算的对比一下,你有什么发现?这下我们的计算是对了。
三、题组练习,提炼法则
1.谈话过渡:刚刚我们都发现竖式计算更为简洁,这几道题你也能用竖式正确地计算吗?(切换成投影)请做课堂练习纸上的第2题。
过程推进:(1)算之前别忘了估一估哦。
(2)算好的小朋友和你估算的结果对比一下,你算的对吗?
(3)写好的同学再仔细观察,你写几道算式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4)如果你的同桌也写好了,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 2.集体校对:
(呈现学生正确作业)有没有问题?(师打√) 谁来说一说45+3为什么没有进位?
3.提炼法则:
提问:那我们在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我们在前面学习的时候有些同学从十位算起,也能算出正确的结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还想从十位算起吗?
出了注意这两点之外,还要注意什么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揭题:小眼睛闭起来想一想,今天我们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什么不同?(进位)
四、渗透简算 1.简算24+9
(1)谈话:计算24+9的结果时,我们班一个聪明的小朋友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呢!看,它是这样算的。(ppt演示) 你知道它是怎么算的吗?和同桌说一说!
是的,把9看成10,用24去加10.原来是9,现在是10,多加了(停顿)1.怎么办呢?(生:减1)那24+9就可以用24+10=34,再算34-1=33来算。这种是用“凑整”的方法简算!
(2)追问:谁能完整说一说这种方法?
(3)49+6,你会用凑整的方法来计算吗?说给同桌听一听。 2.灵活选择方法
老师这儿还有几道算式,仔细观察数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五、总结延伸:
谈话:小朋友今天真爱动脑筋,我们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新本领。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呢?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