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1 23:01: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国培计划(2013)”——新疆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新疆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汉语班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

郭玲(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二小学) 邮编842100

摘要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优化课堂练习,以学生为主,依据教材,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班级的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的练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是非常必要的,现谈几点对数学练习设计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堂练习;原则

数学课堂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能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也应该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从课堂练习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来探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课堂练习。那么,在新课程下进行练习设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一、目的性原则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数学活动。练习的目的性就是指教师在设计练习是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明确每道题的目的,通过哪道题来深化理解哪些知识点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在设计练习是要少而精,一步一个脚印,避免盲目多练。

二、针对性原则

练习的正对性和目的性是密不可分的,具有鲜明针对性的练习其实是更好的将目标体现。针对性练习题的设计其实就是为了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某项技能的形成起到铺垫、强化作用,是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

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要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例如,在学习了周长、面积和体积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炎热的夏季来到了,有一位企业家准备建一座标准化的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30米,深是2.5米。

这个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如果环绕游泳池画一条警戒线,警戒线有多长?

如果你是游泳池的主管,你觉得游泳池内的水位高度应该是 米,你的理由是什么?请计算着个游泳池内的水有多少立方米?

这道题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的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信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1

“国培计划(2013)”——新疆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新疆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汉语班

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们着重是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我们在练习时可以设计一些只列式不计算的应用题,将重点放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上。 三、课堂练习要有阶梯性

数学练习的阶梯型是指一堂课或某一环节的练习,在设计编排的过程中,教师依据教材、学生认知程度的差异,将练习体设计成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通常这样的练习分五个层次,即: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教师在编排练习是要做到各类练习深浅适宜,分量适当,搭配合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要认真分析课后练习,分清哪些题目是模仿性的,哪些题目是针对性的,哪些题目是综合性的题目,然后遵循由易到难、从模仿到灵活运用、从基本到综合的原则,有序的进行练习。做到步步深入、层层巩固的效果。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设计了一组层次性非常强的习题:第一层次(基本题,与例题相仿)简便计算下列各题:25+464+65,26+15+34+45。第二层次(变式题,与例题稍有变化)简便计算下列各题:(72+58)+(22+18),(225+55)+(75+145)。第三层次(综合题,新知适当结合旧知)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简便计算:(96+69)+231,(72+58)+(42+128),(48+36)+52+54。第四层次(发展题,供学有余力者用)计算:2+3-4+5-6+7-8+9-10+11-12+13-14+15。学生因基础知识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且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了,激发了学数学的。 四、多样性原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某一知识采取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多样性的练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更好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堂练习的设计追求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扎实、学得有趣、学得灵活。把学生抄题、做题的纯粹机械动手练习变为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练习。题型可以有口算练习、笔算练习、应用练习、选择练习、判断练习、综合练习、操作练习、竞赛练习、游戏练习等,让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口,还要动脑。而且在练习时既可以让学生集体练习,还可以有独立练习,当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练习。如在教学乘法口诀和利用口诀求商的课堂练习时,可设计如下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记忆效果比死记硬背好的多。

1、对口令:即把全班同学四大组分成两大组,一组说口诀的前半句,另一组说结果。 2、转圆盘:事先做好硬纸圆盘两个,做两个同心圆。在两个大小不同的圆上分别写上1-9数字,找一个同学来转圆盘,指名学生来抢答。

2

“国培计划(2013)”——新疆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新疆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汉语班

3、抽卡片:事先准备好卡片。卡片上写上数字,如48、63、18、72、81?,让学生随便抽一张,说说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4、开火车:找同学先写出算式,一组一组接力写积,看哪组又快有对。

以上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的,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常这样练习可以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五、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很多时间无意注意占主导,因为练习不想新课那样吸引人,学生容易走神、心不在焉,纪律松散。因此教师要设计吸引学生素材的练习。

小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往往是以兴趣为基础的,由喜欢到探索,由探索到收获,在经历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喜悦,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但数学是抽象的、严密的,这往往使孩子们感到没有兴趣,要想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数学练习的趣味性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适当的编选一些带有浓郁趣味的习题,这样可以边练边玩,练中生趣,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六、课堂练习内容要有应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练习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只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做练习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以练习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要求,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练习中,让数学和生活练习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七、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平时的练习加以改进,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如小明去商店买汽水,汽水的价格有2元一瓶与3元一瓶两种。他付给售货员20元钱,找回了2元。请指出小明买汽水的可能。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通过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

八、实践性原则

3

“国培计划(2013)”——新疆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新疆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汉语班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如在画圆时,设置了“(1)你能用多少种方法画圆?(2)你是怎样画的?(3)使用圆规画圆时,圆的大小怎么确定?圆的位置怎么确定?”在研究圆心、半径、直径时,设置了“(1)认识了圆哪些部分的名称?(2)这些名称在圆的哪些位置?请画出来。(3)圆的各部分名称各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4)你所研究的圆,半径与?直径之间存在些什么关系?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让学生通过“绕”、“滚”、“折”、“画”等的实践操作活动自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充分创造展示其数学学习能力的好机会。因此,学生会对这样的题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九、综合性原则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科内知识点的联系,还要对各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所谓的综合性是指在设计练习的内容时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各学科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

下面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是:

A 劳动节 建军节 B 儿童节 国庆节 C 元旦 教师节 D 妇女节 清明节

这一题的设计不仅检测了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特别是对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的了解,还借助于全年中的一些重大节日这一背景,介绍了这些重大节日的由来,检测了学生对社会知识了解的程度。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练习在实践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在已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成为练习题的设计者。以上几个原则并非独立存在,它们是互相融合的、密不可分的。当然,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不可能做到很全面,但是我们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把以上几个原则记在心里,使之尽可能的在课堂中得以实施,使之为课堂教学所用,真正受益于学生。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 《数学模型引论》, E.A. 本德著,朱尧辰、徐伟宣译,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 . [3] 《系统思想》,小拉尔夫 · 弗 · 迈尔斯主编,杨志信、葛明浩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4] 《数学与人类文化发展》,张祖贵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4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47lk279p74c2db0069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