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矛盾修辞法的比较与翻译
摘要:矛盾修辞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比较常见的修辞方式,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英语为Oxymoron,汉语中常称为反缀。两者在相同之中也略有不同。本文系统的比较了两者的异同,通过比较探讨了它们的互译方法。
关键词:矛盾修辞;反缀;比较;翻译
一、英汉矛盾修辞法的对比
(一)定义
英语Oxymoron is “A figure of speech which combines incongruous and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words and meanings for a special effect.”汉语中没有完全与Oxymoron相对应的辞格,但是反缀在本质上和修辞作用上与Oxymoron极其相似。汉语反缀是将语义相反的词、句合成矛盾统一的话语。从定义可以看出汉语辞格反缀比Oxymoron多出了一个句子层面上的矛盾。
(二)构成方式
矛盾修辞法的运用常产生一种乍看不合逻辑但细想却颇有道理、耐人寻味的效果。因为它是利用词语的意义相反来使表层的不和谐统一在思想内容的深层,从而揭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本质特征。下面从表层结构比较英汉矛盾修辞法的异同。
1.相同
英汉矛盾修辞格常见构成方式中都有偏正结构及并列结构。
1)偏正结构构成方式:修饰语+中心词,如:
a wise fool聪明的傻瓜(adj.+n.)
a living death一个活死人(v-ing+n.)
bitterly happy苦涩的快乐(adv.+adj.)
deliciously aching甜美的疼痛(adv.+v-ing)
可悲的喜剧
年轻的老革命
2)并列结构:英汉矛盾修辞格都可以由两个并列的词或词组构成,如:
a love - hate relationship爱恨交织的关系(n.+n.) 短促却又漫长
2.差异
1)英语中矛盾修辞法只局限于词组的层次,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构成方式,还有以下几种形式,如:
agreeably grieved悲喜交集(adv.+v.-ed)miser’s generosity吝啬鬼的慷慨大方(n.’s+n.)
此外, 英语中还有一种“sustained oxymoron” 持续的矛盾修辞法,即在一个语言片断中连续使用一个以上的矛盾修辞法,主要是由并列句或并列的句子成分构成的,如:
I find no peace, and all my war is done;
I fear and hope, I burn and freeze like ice;
I flee above the wind, yet can I not arise;
And naught I have and all the world I season.
我没有找到和平,而我已进行了一切斗争;
我恐惧却满怀希望,我燃烧而又冻的像冰一样;
我飞驰在风的上空,可是我不能升腾;
我一无所有,我却使全世界趣味无穷。
2)汉语中的这种修辞现象较之英语超越了词组的层次,表达更加自如,如:
这宁静的夜,并不宁静。(主谓结构)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由并列句子构成)
宝玉说:“关了院门吧。”袭人笑道:“怪不得人家说你是无事忙。”(“无事忙”是连动结构)
他被活活烧死。(状语+谓语)
(三)内在联系
从深层结构来看,英汉矛盾修辞法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内在联系。
1.相同
英汉矛盾修辞共有的内在联系有:
1)方式关系(修饰词是被修饰词所表内容的方式)
careless carelessness精心作出的漫不经心 活活地饿死
2)交错关系(也可称并列关系,修饰词和被修饰词所表内容彼此交融,相互渗透,难分主次)
sweet pain甜蜜又痛苦既讨人厌又叫人喜
汉语反缀中还有以并列分句形式出现的交错关系,这在英语里是没有的。如;
是长长的路,也是短短的路。
3)转折关系(修饰词和被修饰词所表内容存在转折关系,被修饰词表达客观存在的食物,修饰词表达相反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是被突出或强调的对象)
honest thief诚实的贼千言万语的静默
2.差异
1)英语中还有因果关系:cruel kindness残忍的仁慈
2)汉语中还有补充说明关系:雅的这样俗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很容易看出英汉矛盾修辞的异同,这对我们理解和翻译都有一定的帮助。
(四)修辞功能
运用矛盾修辞法可使语言简洁精炼,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使文学作品产生了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英汉矛盾修辞法的修辞功能主要有以下四类。
1.抒发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