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7:08: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总则

1.1区域背景

求索溪是三峡大学校园内连接莲心湖与文思湖之间的一条校园景观水系。求索溪两岸绿树成荫、百花似锦,远处深林密菁、错落有序地排列着教学建筑群体。横跨求索溪的多座小桥风格各异,连通着东西两个校区。求索溪上还建有五座世界著名的不同坝型的水坝和水电站微缩景观,将水

电工程知识寓于风光之中,是小规模的世界水电之窗,充分体现了三峡大学突出水电的办学特色。 1.2评价目的

三峡大学求索溪整个溪流的水质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水质颜色为深绿色,有异味,特别是在下游和文思湖段,臭味很重,而且固体漂浮物很多!求索溪作为三峡大学的一处占地较大的自然景观,其对三峡大学对外形象有一定的影响。该项目的初步计划是通过对求索溪水质的监测,其中监测的项目有:求索溪水质的COD(化学需氧量),TP(总磷),TN()总氮,及pH等指标,根据监测的指标确定求索溪水质的污染状况,然后据监测的结果对求索溪的水质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污水处理的整个流程,以及实验室的各项检测

- 1 -

工作。认识水质常规监测的重要性,对管理工作有更深层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掌握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的全过程。 1.3编制依据及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国家环保局);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1.4评价原则

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主导性原则、等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随机性原则、社会经济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1.5评价工作等级

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HJ/T2.4-1995),求索溪流量较小,污染水源成分复杂,地面水域规模很小,求索溪属于V类景观水,则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划分依据见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见表1)。 1.6评价范围:求索溪整个河段及其周边环境。 评价重点:求索溪水质调查与评价。

- 2 -

1.7评价指标及重点评价项目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常用地面水监测项目,选取

了以下指标进行监测实验,分为物理性质实验和生化性质实验。物理性质实验包括pH值、总残渣(TS)、总悬浮物(总不可滤残渣,SS)、浊度;生化性质实验包括DO(溶解氧)、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和细菌总数。实验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2) 1.7.1物理指标

(1)pH值:表现水体酸碱程度的一个数值指标,采用玻璃电极pH计来测量。

(2)浊度:使用浊度仪进行测定。浊度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样呈现浊度。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关。悬浮固体体系对光有散射或吸收,浊度仪运用了上述理论,建立了相关透射光和散射光与颗粒物固体浓度的关系。

(3)总悬浮物:水样中的悬浮固体,正式名称叫总不可滤残渣,简称SS。将地表水水样通过滤纸后,将滤纸及其上的固体残留物于103~105℃时烘干、称重,再减去滤纸重量(差重法),即为总悬浮物重。 1.7.2生物、化学指标

- 3 -

(1)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由于样品的采集时间,储存方法不详,故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失去意义,只测量DO)。分别测定水样培养前的溶解氧含量和在20度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为五日生化过程所消耗的氧量(BOD5)。

(2)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 /L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由于COD较低,所以采用酸性高锰酸盐法,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盐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高锰酸盐用草酸钠标准溶液去除,并用高锰酸盐回滴,根据回滴用量来计算高锰酸盐。 1.8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

污染控制目标: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求索溪内生态系统平衡。

2.评价对象周边地区环境

2.1自然环境调查

三峡大学上游起点为莲心湖,途经化学与生命科学楼、沁苑

田径场、行政楼、计算机信息楼、图书馆、大学生体育馆、综合训练馆和校接待中心,最后止于文思湖,贯穿整个校园。两岸种植了草地护坡,然后是人行道及树木、教学楼、学生公寓等。

- 4 -

搜索更多关于: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 图文 的文档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4l052oep51h1yk7prp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