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8:58: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资料

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A=-0.44 m,xB=0.3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 3 m 8 m 0 5 m -8 m -3 m 0 5 m -3 m 5 m -8 m -3 m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4.0?10169.5?1015?4.2年

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 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5=5 m/s

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1小

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

3.(1)24.9 m/s,(2)36.6 m/s,(3)0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xt=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

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100 km/h=27.8 m/s

2.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50 m/s,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则加速度为0.42 m/s2

,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 D.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A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2

2

2

A=0.63 m/s,aB=0.083 m/s,aC=-0.25 m/s

aA、aB与速度方向相同,aC与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1?0.293.0cm/s?10cm/s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2?0.113.0cm/s?27cm/s

滑块加速度a???vt?273.57?10cm/s2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1)15,16,18,19,21,23,24; (2)如图所示;

资料

(3)可认为是一条直线。

2.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 m/s;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9 m/s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做初速度为4 m/s,加速度为0.67 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6 s时速度为0。

3.(1)图2-9,(2)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

v?0.1?x、.v∝Δx,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

图2-9

4.略。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

,末速度v=54 km/h

根据v=v0+at得

2.初速度v2

0=72 km/h=20 m/s,加速度a=-0.1 m/s,时间t=2 min=120 s

根据v=v0+at得

v=20 m/s-0.1×120 m/s=8 m/s

3.(1)4 s末速度为2 m/s,最大,7 s末速度为1 m/s,最小。

(2)这三个时刻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

(3)4 s末加速度为零,最小,7 s末加速度为1m/s2

、最大。

.

(4)1 s加速度为正值,7 s末加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相反。

说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较矢量的大小是按矢量的绝对值判定。 4.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v2

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时间t=30 s根据x?v0t?12at2得

x=10×30 m+12×0.2×302 m=390 m

根据v=v0+at得

v=10 m/s+0.2×30 m/s=16 m/s

2.初速度v0=18 m/s,时间t=3 s,位移x=36 m

根据x?v0t?12at2得

a?2(x?v0t)2(36?18t2??3)32m/s2??4m/s2 3.位移之比

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54km/h

2、初速度v0=10 m/s,末速度v=0, 位移x=1.2 m

根据v2

-v2

0=2ax得

a?v2?v202x?02??1021.2m/s2??4.2m/s2

3.若飞机靠自身发动机起飞,飞机初速度为0,加速度a=5 m/s2

,位移x=100 m,末速度vx

由v2

x=2ax得

vx?2ax?2?5m/s2?100n?50m/s,所以不

行。

弹射装置使飞机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50 m/s

根据v2

-v2

0=2ax得

v20=v2-2ax

资料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1.文具橡皮下落得快。纸片揉成很紧的小纸团后,小纸团下落变快。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纸片受的空气阻力大,小纸团受的空气阻力小。 2.根据x=1gt2

2得

x=12×10×3.02

m=45 m

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g,计算结果应小于45 m。

3.设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x,石块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石块落到水面的时间为t,则有

x=1gt2=1×10×2.5222 m=31 m

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石块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时间

t<2.5 s,我们估算的x偏大。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1)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被掷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落回地面;蹦蹦床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变得细长。

(2)人坐在凳子上,人对凳子有一个压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凳子。 2.略。

3.是位于同一点。 第2节:弹力 1.(略)

2.钢管受到3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图3-11)。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

图3-11

3.略。 4.如图所示。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6 N/m 弹簧伸长弹力量x/m F/N 0 0 0.012 0.30 0.023 0.60 0.035 0.90 0.046 1.20 0.058 1.50

第3节:摩擦力

1.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时,手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移动的方向相反,阻碍手指的运动。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手指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对手指相对桌面运动的阻碍作用越明显。

2.(1)不受。因为瓶子与桌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桌面斜向上。

(3)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瓶子处于竖直状态)。

(4)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沿纸条相对瓶子的运动方向。

3.答:Fmax=40N F=30N μ=0.3 20 N 第4节:力的合成

1.两个力的夹角为0°时,它们的合力最大,为12 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180°时,它们的合力最小,为8 N;当两个力的夹角由0°逐渐增加到180°时,它们的合力逐渐减小,即合力的大小在12 N和8 N之间;由此可见,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等于10 N,不能等于5 N和15 N。

图3-14

2.当两个力的合力为0时,由于一个力向东,大小为6 N,则另一个力的方向必向西,大小也为6 N。将方向向东的、大小为6 N的力改为向南时,二力

资料

相互垂直,如图3-14所示,它们的合力的大小为6

N,方向为西偏南45°。

图3-15

3.如图3-15所示,选1 cm长的线段表示30 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量得表示合力F的对角线长6.8 cm,则合力的大小F=30×6.8/1 N=204 N,量得F与F1的夹角为17°。当两个力的夹角为150°时,解答略。

4.(1)正确(2)错 (3)错 第5节:力的分解

图3-16

1.如图3-16所示。

与F的夹角为θ

,得θ=53°

2.(1)如图3-17甲 (2)如图3-17乙 (3)如图3-17丙

图3-17

(1)(2)两种情况的解是惟一的,(3)的解不是惟一的。

.

图3-18

3.如图3-18所示。

OC与OB的夹角为θ。

θ=arctan 0.8=38.7°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图4-10

1.(1)不能炸中目标。如图4-10所示,因为,炸弹被投下后,由于惯性,仍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

速度,如果目标是静止的,炸弹就会落到目标的前方。

(2)因为,当你跳起时,由于惯性,你仍有与地球相同的速度,所以还回到原处,而不落在原地的西边。

2.如果不系安全带,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了,但人因惯性而仍然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系

上安全带后,人虽然因惯性向前运动,但受安全带的约束,不致发生危险。

3.物体以一定速度向上抛出,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不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

4.如果选择了相对于静止的大树做加速运动的汽

车为参考系,人在车上观察大树,大树做远离汽车的加速运动。大树的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是因为惯性定律在选择的参考系中不成立。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的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4skh22syw5o77k30e8m0fvqu4yw9b00pc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