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湖南省湘东六校(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2018-2019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 番茄从营养液中吸收磷元素,可用于合成ADP和tRNA C.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其中O元素是最基本元素 D. 鉴别不同生物可以采用的物质有蛋白质、DNA、RNA和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组成不同生物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没有个体的差异性。
【详解】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相似,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故A错。ADP和tRNA均含有P元素,番茄从营养液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ADP和tRNA,故B正确;C元素是最基本元素,故C错;核苷酸在不同个体间无差异性,故D错。
2.结核杆菌是能在人体细胞内增殖的寄生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结核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除成熟的红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B. 结核杆菌和人体细胞主要的遗传物都是DNA,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 C. 结核杆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 结核杆菌和人体细胞都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主要包括蓝藻和细菌两大类,细菌包括球菌和杆菌等类型。 【详解】A、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故A错误;
1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B、结核杆菌和人体细胞的遗传物就是DNA,故B错误;
C、结核杆菌可以独立生活,利用自己的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故C错误; D、结核杆菌和人体细胞都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审题不细,结核杆菌和人体细胞主要的遗传物都是DNA,言外之意是含有其他物质做遗传物质,结核杆菌和人体细胞的遗传物只是DNA。
3.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B.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 制备细胞膜需要既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细胞器的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D.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指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指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镶嵌或贯穿蛋白质分子,部分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故A正确;
B、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是因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故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细胞器,细胞破裂后容易获得细胞膜,故C正确;
D、突触小体通过胞吐释放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故D正确。 故选B。
4.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A. 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加工 C. 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肽链的折叠等加工,然后通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运到细胞的特定位置。
【详解】由图可知,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和包装后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A正确;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的,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输,B错误;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C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上糖蛋白(膜蛋白)的形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正确。
5.下列有关实验及结论分析合理的是
A. 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B. 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C.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D. 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3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酶在最适温度下活性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均会降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途径一般不同;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一部分来自自身的呼吸作用,一部分从外界的吸收,则CO2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作用。
【详解】由于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存在酶活性相等的两个不同温度,所以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A错误;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所以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故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B正确;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C错误;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D错误。
6.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溶液比乙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多 B. 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 C. 曲线乙充分体现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D. 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较大时会发生失水现象,且浓度差越大,失去水的量越多。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减少说明细胞发生了吸水现象。
【详解】植物细胞在甲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均高于乙溶液,所以甲溶液浓度高于乙溶液,A
4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正确;,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的失水量先大于0后小于0,说明发生了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B正确;曲线乙是因为植物细胞主动吸收了乙溶液中的溶质,使细胞液渗透压增大,说明原C正确;生质层是一层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选择透过性膜,乙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失水量增加,质壁分离复原的时间延长,应a点上升,b点右移。D错误。
7.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催化作用后并不失活 B. 酶、ATP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 C. 洋葱根尖细胞产生ATP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D. 细胞中的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激素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酶对生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二者作用方式和特点不同。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等见光部位。
【详解】载体蛋白和酶起作用后不失活,激素一旦发挥作用就会分解失活,A错误;酶的合成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ATP是各种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的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正确;故选D。
8.下列关于“葡萄糖
丙酮酸
A. 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 ①过程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会在线粒体中进行 C. ②过程可能产生[H],不可能消耗[H] D. ②过程可能产生ATP,也有可能不产生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的CO2”的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5
①过程代表呼吸作用第一阶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以发生;②过程可发生于有氧呼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