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1)材料中王老师的教育行为遵循了启发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符合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观,是正确的。
①启发性原则又叫启发诱导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王老师面对学生不同的答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组织同学共同探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解决困惑,遵循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材料中,王老师联系生活中买树苗的事例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便于学生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③新课改指出,教学应由“教育者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转变。材料中,王老师在解决学生的困惑时,没有采取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主探究,寻求知识的答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王老师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基本要求:
①合理选择。学生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都能为教学所用,教师要认真地加以选择。一是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问题为中心。二是学生资源利用在时间上的选择。
②学生自愿。教师在利用学生个体资源时一定要征得学生的同意,因为有的可能涉及到学生的隐私。
③利用适度。在利用学生资源的时候,应当适度,不能造成学生和家长过重的负担。
④创设机会。教师应创设一切有利的机会,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学习的主动性, 为我们的教学所用,使教学生动、有效地展开。
⑤因地制宜。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⑥导有目的。利用好学生资源。必须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的目的、需要哪些信息,这样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任务中,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⑦尊重学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需要,引发学生
11
的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积极、安全和愉悦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 6 小题,任选 1 题作答,多答只按第 1 题计分,40 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2
13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10 分)
(2) 如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答题思路】(1)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2)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拟定。
(3) 一般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知、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四个环节。设计意图要指
14
明要达到何种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