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根。先天气收。后天气接。叫苦一声。因何故落于苦海。难归根。苦海者。即眼耳鼻舌。为四大苦海。性从眼耗。堕于卵生。性从耳散。堕于胎生。性从鼻散。堕于湿生。性从口散。堕于化生。再加心意一动。而生六欲。惹出六尘。一片重浊之气。凝为地狱。人转畜。畜转人。生生死死。轮回不停。故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者。此也。 渴 曰
皈戒法语叙清 点尔一窍灵明 三心四相齐扫 十恶八邪除清 三宝炼成一品 六贼收来归根 呼吸通归一窍 出入玄牝二门 从此超脱苦恼 那怕十殿阎君 此是神仙之道 行住坐卧留心
神光曰。承师超度。受弟子百拜。再恳慈悲。求指三关九窍。又在何处。师曰。
三关九窍岂寻常 能避十殿老阎王 抽爻换象非小可 你今初进莫思量 又云。
此道名为最上乘 能度凡骨化仙真 真性一点超三界 十方万灵尽归根
神光曰。愿闻性命二字根源。二六又在何处安身。祖曰。
睡处山间石岛 霎时飞海腾空 坐处常明不夜 行处海量宽宏 运行日月甲子 证明佛道之宗 朝暮东升西降 子午南北相通 归来黄庭安养 恍惚妙用无穷 须要用心追取 不可大意放松 又云。
若要顿超三界 单闻空中霹雳 一点灵光舍利 水火不能焚溺 偈 曰
人身中华最难生 道场佛法最难闻 既得人身闻大道 务必早炼早超升
夫性命者。阴阳也。在天为日月。在地为水火。在虚空为风云。在方为南北。在时为子午。在卦为坎离。在人身为性命。天无日月。不能悬星挂斗。地无水火。不能养活生灵。虚空无风云。人民不得清泰。方无南北。四方怎能安宁。卦无坎离。水火怎得升降。时无子午。昼夜怎得分明。人无性命。周身无有主持。离了阴阳。万生从何而生。
神光曰。何为高明配天。博厚配地。祖曰。干为天。坤为地。在先天之时。天位于上。地位于下。一离母腹之后。脐带一断一声啼哭。四相打开。乾坤颠倒。干失中爻之阳。血为离。离者离也。离了先天之家乡。
何日返本也。坤得干中之阳。而为坎。坎者陷也。一点真阳陷于后天。丹田不得还原也。博厚者。重浊之气也。将离火中之真阴。运送于坎。换出真阳。使真阴并凝。而为坤地。极其博厚。高明者轻清之气也。将坎水之真阳。吸升于离。换出真阴。便真阳并结而为干天。极其高明。配天配地。使天地定位。返本还源。天是性之主。地是命之宾。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炼得阴阳合于一。不为天地造化夺。天地不能拘束我。哪有十殿老阎罗。打开四方灵山路。逍遥自在古观音。有人识得造化理。便是灵山会上人。为说偈曰。 腹内运真经 泥丸别主宾 霹雳一声响 撒手脱红尘
神光听说。才知生死性命根由。喜不自禁曰。 亏我说法数十年 不曾悟得这根源 自今觉得玄妙理 才知纸经不值钱
老祖曰。经者径也。引人入道修行之路径。望人惺悟。参师访道。得道之后。以经为考金之石。明其道之真伪。理之是非。以分旁正。并非教人念诵。以了生死。讲说以躲阎君。真经不在书纸文字。只在口传心授耳。汝今既授真传可知六神朝宗否。神光曰。自得一点即应。老祖曰。神仙道已得。金仙次第升。吾有真经歌。仔细听分明。 真经歌,真经歌 不知真经尽著魔 人人纸上寻文义 喃喃不住诵者多 持经咒,念法科 安排纸上望超脱
若是这般超生死 遍地释子成佛罗 得真经,出洪波 不得真经没奈何 要知真经端的处 先天超化别无他 顺去死,逆来活 往往教君寻不著 真经原来无一字 能度众生登极乐 要真经,知道魔 除非同类而相和 生天生地生人物 难舍阴阳造化窝 说真经,笑盈盈 西川涧底产黄金 五千四百归黄道 正合─部大藏文 日满足,气候升 地应朝兮天应星 初祖达摩亲口授 大承妙法莲花经 初三日,正出庚 曲江之上月华荣 花蕊初开含珠露 虎穴龙潭探浊清 水生二,月真正 若待其三不可进 壬水初来癸水来 须当急采定浮沉 金鼎炼,玉炉烹 温温文火暖烘烘 真经一射玄关透 恰似准箭中红心 遍体热,似笼蒸 回光返照入中庭 一得真经如酒醉 呼吸百脉尽归根 精入气,气入神 混沌七日又还魂 这般造化真消息 料得世上少人明 活中死,死复生 自古神仙赖真经 此般造化能知得 度尽阎浮世上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