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
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同学请看这里,首先其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40)法语(自命题) 或 (241)德语(自命题) 或 (242)西班牙语(自命题) 或 (243)阿拉伯语(自命题) 或 (244)意大利语(自命题) 或 (245)葡萄牙语(自命题) 或 (246)朝鲜语(自命题)
(619)现代汉语 (819)语言学概论
其次我总结了一下复习时需要用到的参考书目: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语言学概论》(王德春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或《语言学通论(修订本)》(王德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4.《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 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5.《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做的)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复习了真题中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这块比较薄弱,可以找对应资料练习。然后是作文,作文其实两点,一是主旨,你要说什么,这个平时要多多训练,拿到题后要迅速思考出题人考查的角度是什么。
二是框架,就是所谓的模板,这个真的非常有用,比如三段论排比开头,中间论述三段比喻,最后一段感叹句结尾,等等。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如果你基础比较差,不建议你这么做,风险较大。正常的话,应该在七月的时候把作文真题都揣摩一遍,同时买一本木糖英语的作文书,每天看几篇图片,思考
主旨。同时练习作文的框架结构。在12月之前可以每周练习三篇作文,看图分析主旨,写出框架,并完整的写出全文,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考试步骤。
这样子,当你考场上拿到题以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分析主旨,列出框架,开头中间段结尾用什么句式,然后合起来怎么写等等。这样抓住重点,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英语提前15分钟交卷,考了76分,这说明我的英语复习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考前背了一个作文模板,做了几套真题就没有啦,但是可以分析真题的规律,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只看选项即可选出答案,这个部分个人有整理笔记,很多选项都是陪选而已,根本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比如:态度题永远不会选择indifferent,而它却一直持续出现来陪选,可是终究成为不了正确答案,有时候总结这种小技巧,对应试还是蛮好玩哒!
英语的学习是应该贯穿考研始终的,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不论每天的学习计划如何,都应该或多或少的留些时间给英语,哪怕只是背十几个单词或是做一篇阅读。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所占分值最多,所以大家应花最多的时间、精力去攻克它,最后关于真题可以选用木糖的。
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要无限的去做题,看很多本书,觉得这样量大自然能学好。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虽然大量做题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提高量之前一定要把质提上去。把一本好的参考书读透要比把十本书只读一遍要有用的多。
所以建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一道题完全弄明白了,把这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完全弄透了再去进行下一道题,而且做过的题目一段时间之后最好能返
回来看看,一是复习一下知识点,二是学习了新知识后看看能不能与原来的知识串联起来。
现代汉语 真题
1、把握命题风格
真题的命题人一般来说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动,基本上是同一位或几位命题人命的题,所以研究真题可以藉此洞察他们的命题风格,例如是重能力、重基础、还是重应用,书本知识还是延伸扩展知识等等,把握了规律就可以针对性复习。
只是看参考书往往会消化不良,搭配习题一起学习,同时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对考研来说很重要,但是如果仅仅是通读参考书,真的很难把握重点。研教新版习题集遵循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的编写顺序,内容理清脉络,每个章节考点内容与考研真题出题方向,提供典型题型的练习,使我能准确的掌握答题中的重点难点与技巧,便于强化学习。同时习题集还和真题靠拢,听学长说每年都能出现好几道原题。
2、明确考试的题型
通过分析真题,就可以分析得到历年考试什么题型最受关注、什么题型最难答等,从而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提前注意,并在实际练习中,有所侧重关注。
3、预测考试范围和考试的高频考点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些知识点同一个学校隔几年都会考,甚至每年都考。相同专业同档次的学校专业课也会反反复复考。这些反反复复考的知识点就是老师容易出题的地方。一定不要觉得去年考过的题就不会再考,虽然题型不一定相同,但是考点都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与公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