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课时划分 主备人 4 马玉梅 教学课时 备课组其他成员 集体备课内容 1课时 总备课数 2 李文书 王希业 二次备课内容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自制弹簧测力计 演示法,讲授法 自学讨论法 弹簧测力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 准备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弹性形变: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实质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 提问: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4、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可以先讨论一下。 今天的这节课,我知道了测力计的构造,并且还可以自己制造测力计,用自己做的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我们身边很多平时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利用,比如一块小纸板、一根弹簧、几个钩码就能做成测力计。以后我们应多动脑、多动手,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五、布置作业 思考和体验:课本2、3、4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 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 下 册第 七 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课时划分 4 重力 教学课时 1 总备课数 3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主备人 马玉梅 备课组其他成员 集体备课内容 李文书 王希业 二次备课内容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的过程。 2、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 3、体会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2、通过对用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力的方向及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重力方向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自学讨论法 弹簧测力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 准备 一、引入新课 通过瀑布下落,苹果落地等,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下落。引入新课。 演示: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作图所示的实验,说说你的感受。 橡皮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就会被甩掉。 无云的夜晚我们总能看到月亮,我们知道那是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是不是地球上有力在牵着月球呢?这个力与地球吸引苹果,使苹果下落的力是一样的。 二、新课教学 科学家研究成果:宇宙任何两个物体(大:天体,小: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引入“万有引力”。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举例:吊灯把吊绳拉紧;台灯压着桌面等。引入重力概念。 1、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又叫重量。 提问: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演示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关。理由是用手提起质量大的物体,所用的力大,根据二力平衡,重力就大。 实验过程:分别测出一组质量(钩码)及重力的数值,并描点绘图。由实验结果可知: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比值是一个常数约9.8N/㎏。用g表示,即g=9.8N/㎏。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2、重力的公式 G=mg其中G表示重力(N),m表示质量(㎏),g是9.8N/㎏,粗略计算:g取10N/㎏ 练习1.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 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练习2.质量是50 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取g=10 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G=mg来计算大小,g=9.8 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四、巩固练习 1、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 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 ;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 3、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1、2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