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 下 册第 七 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七章 复习与总结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课时划分 主备人 4 马玉梅 教学课时 备课组其他成员 集体备课内容 1 总备课数 李文书 王希业 4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二次备课内容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 果. 2、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通过探究和观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积极参与小制作、家庭实验室和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探究,培养自己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三要素,知道重力、弹重点 力的产生条件和特征. 教学 力的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认识力的三要素,知道重力、弹力难点 的产生条件和特征。 教法 学法 教学 准备 讲授法,归纳法 自学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知识回顾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因此,一个施力物体同时又是一个______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_____或改变物体的____ ___。 3.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决定,要准确地描述一个力,必须同时描述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简称__,用符号____表示。 5.要详细反映力的三要素可以用 ;如果只是粗略的反映力的情况则可以用 . 6.因物体发生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 等实质都是弹力。 7.弹簧测力计主要有____、_____、_____等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 8.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大小___,方向____,且在___ 上。但分别是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作用在____个物体上的,它们____产生___消失。它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在于 . 9.由于__ 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___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 10.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成正比,即G=_____,式中的g=____N/kg。表示:________________。g值会随地球纬度变化而变化,但是我们一般计算中当作是定值. 11.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的,即和物体所处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人们利用这个特点,制作了____来检查墙壁是否____,窗台是否____. 12.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叫____。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 法来确定. 典例精讲 例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木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直通中考 1.赛车比赛是人们喜欢观看的运动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赛车为参照物,车内赛车手是静止的 B、赛车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C、加速或转弯时,力改变了赛车的运动状态 D、赛车车身很低,轮子相距较远,在快速行驶时不易翻倒 2.以下现象与相应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时,石头会往山下滚:因为石头受重力作用 B、山上滚下的石头把汽车压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运动越快的石头越难停下来:速度大惯性大 D、贝贝想搬动大石头,但搬不动:贝贝对大石头没有做功 3.(20XX年江苏淮安市)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浆 B、湖水 C、同学 D、龙舟 课 本节课成功之处: 后 反 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思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 八 单元(章)教材分析
武威第十九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 物理 学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