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连杆机构里上V形杆的布置问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20:55: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四连杆机构里上V形杆的布置问题

四连杆机构里上V形杆的布置问题

1. 关于V型杆夹角的选择 (1) 从上、下杆受力均匀考虑

推力杆承受纵向力的频次(驱动、制动)比承受侧向力的频次(转弯、横坡)要多,我们先分析纵向受力情况,见图1。

设上、下杆均平行布置,距地面高度分别为a、b,作用在地面上的纵向力为T(制动或驱动力,只是方向相反),则上、下杆的杆向受力为:

多数情况下,布置成a?2b,即有:

这样,为使上、下杆受力均等,采用一根上杆,两根下杆,可得到合理的结构受力。同时,可以采用上、下杆不等长、不平行的设计,侧倾时不存在干涉问题。

若上杆采用V形杆,由两根斜杆组成,其纵向受力情况见图2。 上杆也属二力杆件,只承受杆向力R(不计铰接头扭转刚度和摩擦),合力R和分力F1/2的关系是:

如果要使上杆与下杆在承受纵向力时的杆向力均等,则令: ∴?/2?60? ,??120?

这说明采用120?以下的夹角,在纵向力作用时,上杆受力不会大于下杆。

(2) 从承受侧向力时减轻上杆受力考虑

上杆侧向受力情况见图3。二力杆件承受的杆向力为:

0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当??120?时,R?0.577L

为了保证上杆的侧向投影杆长不能太短,以获得较好的车轴运动轨迹,?不可能选太大。现有的V形杆夹角多数是57?和76?,个别的有48? 。这几种布置的杆向力分别为:

??48?时,R?1.23L ??57?时,R?1.05L

??76?时,R?0.812L

显然,夹角?越大,V形杆在承受侧向力时杆向力越小,但承受纵向力时杆向力越大。若与下杆受力情况对比,V形杆有富裕的承载能力,所以?角应尽可能选大些。当然,对于有车架纵梁结构的,V形杆的固定端往往要布置在纵梁外侧。 2. 关于V形杆固定端、活动端跨距的选择 (1) 固定端跨距大,活动端小(倒八字)

多数设计采用这种布置,见图4。由于下纵杆平行于汽车纵轴线,其瞬心在无穷远,故对侧向运动没有约束。上V形杆的交点O为车轴相对车身的瞬时转动中心,由它约束两者的侧向和纵向运动,即,车轴只能绕该点相对车身作水平转动。但由于纵杆的杆向约束,限制了两者的相对水平转动,也就是说,上、下杆共同约束了车轴对车身的侧向和纵向运动。以上分析只是对刚性、无间隙的铰接头来讲是正确的。

现代的悬架推力杆铰接头普遍采用橡胶衬套,沿杆向、垂直杆向、以及扭转都有一定弹性。以下来分析这种弹性约束的影响。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从图4可见,车轴承受侧向力L时,对瞬心O产生一个力矩

M?L?m。因为偏距m不大,所以偏转力矩也不大,相应的弹性变形

也较小,即,上杆的切向位移u较小。

其次,下杆活动端距瞬心也较近,因此,其切向位移v及其纵向、侧向位移分量x、y也较小。这就是,车轴相对车身的偏转位移较小。

还有,下纵杆活动端至瞬心的连线与汽车横轴线的交角?较小,使切向位移v沿杆向(纵向)的分量x相对较大。而推力杆杆向约束(即刚度)比侧向约束要大得多,所以下纵杆能更有效地控制车轴的偏转及侧移。

总之,这种布置对车轴的偏转、侧移提供了较强的约束。 (2) 固定端跨距小,活动端大(正八字)

少数设计采用这种布置,见图5。行驶中出现强烈摆振现象,以致设计被否定。

从图5可见,车轴承受侧向力L时,由于偏距m很大,对瞬心O的偏转力矩M?L?m也大,所有的偏转变形即切向位移u、v及其分量x、

y均较大。

此外,下纵杆活动端至瞬心的连线与汽车横轴线的交角?很大,使切向位移v沿杆向(纵向)的分量x相对较小,而侧向位移分量y相对较大。因为推力杆杆向约束强,侧向约束弱,结果是下杆对偏转及侧移的控制变差。

总之,这种布置对车轴的偏转、侧移的约束力较差。 3. 结论

2页

搜索更多关于: 四连杆机构里上V形杆的布置问题 的文档
四连杆机构里上V形杆的布置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5vk99hwdl3x5if1klmb9gaib47vll009i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