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四中2009-2010(下)初三化学--------学案
第七章 溶液 7.1溶解现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重点) 2、理解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难点) 学习指导(一) 1、教师演示实验[7-1],学生观察后,口述实验现象,阅读教材,根据物质能不能溶解,将物质分为 和 两类。 2、学生阅读教材195页第二自然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完成以下空白。 (1)由一种或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 而稳定的 ,叫溶液,从定义可以看出溶液的特征① ② ③ 。 (2)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 (3)根据溶液的组成填表 溶 液 溶 质 溶 剂 CuSO4的水溶液 蔗糖的水溶液 批 注
④溶液是由 和 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 + 。 学习指导(二) 1、阅读教材195页,了解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 、 等;医疗上用的 等;家庭生活中的 、 等,都是水溶液。
- 1 -
林东四中2009-2010(下)初三化学--------学案
2、阅读教材159页知识视察后,回答:
- 2 -
林东四中2009-2010(下)初三化学--------学案
批 注 ①溶质可以是固体,如CuSO4溶液,溶质是 。也可以是 或 。 ②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 、 是溶质, 溶剂,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 多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做 。与其他液体和水相互溶解时通常都习惯地把水看作 。溶剂可以是水以外的其它物质如碘酒。溶剂就是 。 学习指导(三) 1、教师提出问题:影响CuSO4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2、学生猜想,并做出假设 3、学生实验探究,教师提示:注意实验设计条件的公平性也就是常说的控制变量法,将实验结果填写在课本上。 4、分别例出实验7-3、7-4公平性条件 7-3: 。 实验7-4: 。 - 3 -
林东四中2009-2010(下)初三化学--------学案
7.1溶解现象(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探究溶液导电的原因 3、运用物质溶解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学习过程: 学习指导(一) 1、提出问题,我们吃薄荷糖时,有凉爽感觉,你能知道什么原因吗?为此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NaCl、NH4NO3和NaOH三种固体溶解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 2、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 3、学生分组实验将证据记录在下表 溶质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情况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结论 完全溶解 NaCl(3g) MH4NO3(3g) NaOH3g 批 注
4、解疑:吃薄荷糖为什么有凉爽感觉? 。 5、应用:①能自制“化学冰袋”吗? 。 6、练习: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纳 学习指导(二)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