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2019年7月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阅读后,完成各题。 1.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棵小桃树》
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甲】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像是_______________,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乙】笑着。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灼 zhuó 薄 báo B.灼 sháo 薄 bó C.灼 zhuó 薄 bó D.灼 sháo 薄 báo
(2)在“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中进行选择,填入文段【甲】【乙】两处。 【甲】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横线处所填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忧心忡忡的少女 B.忧心忡忡的少男 C.患了重病的少女 D.患了重病的少男
【答案】 (1). (1)C (2). (2)【甲】得 (3). 【乙】地 (4). (3)C 【解析】
【详解】(1)“灼”的正确读音是“zhuó”;“薄”是多音字,一般来说,用于书面语时读“bó”,用于o”,据此,“薄”在文段中的读音是“bó”。故答案为C。 口语一般读“bá
(2)在语句中,“的”一般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甲处,“似纸做的”是补充说明“单薄”的,所以应该选用“得”。乙处,“苦涩涩”是来修饰“笑”的,做状语,所以应该选用“地”。据此可作答。
1
(3)语句叙写的是“瓣片”,一般不能用“少男”来形容,应该用“少女”来形容。可排除掉BD两项。再依据“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和“苍白白的脸”,表现出来的像是一种病态;所以不能用“忧心忡忡的少女”来形容,用“患了重病的少女”更恰当。据此,答案为C。 (有改动),阅读后,完成各题。 2.下面的文段选自《太空一日》
那种共震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展,如释千均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________,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1)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进行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段横线处所填词语和加点字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耐人寻味 “切”字的第二笔是 B.回味无穷 “切”字的第二笔是 C.耐人寻味 “切”字第二笔是∣ D.回味无穷 “切”字的第二笔是∣ 【答案】 (1). (1)“震”修改为“振”;“均”修改为“钧” (2). (2)A 【解析】
【详解】(1)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共震-共振;千均重负-千钧重负。
(2)耐人寻味: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根据语境,选用“耐人寻味”更恰切。“切”的笔顺依次是:横-竖提-横折钩-撇。据此,答案为A。 (有改动),阅读后,完成各题。 3.下面的文段选自《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甲】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行为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乙】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的2
A.【甲】冒号 【乙】破折号 B.【甲】逗号 【乙】破折号 C.【甲】冒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文章题目的结构类型与《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不同的一项是( ) A《驿路梨花》 B.《一棵小桃树》 C.《泊秦淮》 D.《已亥杂诗》
【答案】 (1). (1)D (2). (2)将“行为”与“思想”两词对调。 (3). (3)C 【解析】
【详解】(1)甲处,依据语句只说了“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并没有提示作用,所以应该用逗号,而不使用“冒号”。乙处,因句子后面使用了冒号,所以此处应该用“逗号”。据此,选D。
(2)语序不当,“思想”是“行为”的基础,所以应该把“行为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改为“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短语结构类型是“偏正短语”。C项“泊秦淮”是动宾短语。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共23分)
(一)古诗文默写、积累及运用。(共6分)
4.下列默写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C. 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答案】D 【解析】
【详解】A.唯-惟; B.椟-牍;
C.“自李唐以来”应该是“自李唐来”。 故选D。
5.杜甫在《望岳》中写道:“荡胸生曾云,①______。”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含有“云”的古代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一句诗是“②______”。
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椟之劳形。 D.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答案】 (1). ①决眦入归鸟 (2). ②示例:晴空一鹤排云上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第一空填写的句子是“决眦入归鸟”;第二空要选择含有“云”的古代诗句作答。如:朝辞白帝彩云间;云深不知处;白云生处有人家等。 (填序号) 6.可用“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进行评价的是__________句中的人物事迹。
A. 孟子的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抚育孟子,为了让孟子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她煞费苦心,几次搬家,最终使孟子成才。
B. 革命老兵张富清,退役后藏起满身军功章,主动到偏远地区,为当地的发展与建设默默作出自己的贡献,一干就60年。
C. 居里夫人淡泊名利,与丈夫在难以想象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冒着被辐射的危险,最终发现举世瞩目的元素“镭”。 【答案】B 【解析】
【详解】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现多用来赞扬那些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选项A是说孟母含辛茹苦抚育孟子,不能用此句诗来评价; 选项B写革命老兵张富清默默地无私奉献,用此句诗对其评价恰当; 选项C写居里夫人淡泊名利,在艰苦环境下工作,不能用此诗句对其评价。 故选B。
古诗阅读,完成各题。
如果陈子昂有微信朋友圈,他在登幽州台后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请观察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