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教学重点(依据2010年版教材)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P181-182)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完整表述?确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6、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7、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性质、地位、作用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完整表述?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 9、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
10、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1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意义
1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认识“又好又快”;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总要求;统筹区域发展主要处理哪些关系、实行了哪些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和措施。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作为我国国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表现。 4、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基本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哪些自治权利? 6、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构成(简要知道三个部分就可以)
7、依法治国的含义、重要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8、政治体制的含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9、社会主义社会人权的基本观点。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方针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内在联系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措施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十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实质 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一纲四目”)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确立;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基本原则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