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0÷5= 50+500= 0×8= 8-0= 3000÷5= 8000÷2= 0÷10= 0+12= 2、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游泳帽每顶8元,游泳衣每件112元。一件游泳衣的钱可以买几顶游泳帽? 3、揭示课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想提什么问题? 3、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例7第(1)题?并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例7第(2)题?并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二)学生自学(自学教材P31页例7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练一练。
408÷4= 306÷3= 654÷4= 242÷6= 209÷3= 923÷9=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进行口述表达,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自学情况)
(二)师生互探
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算法1: 算法2: 0 2、师生交流。
(1)商中间为什么写0?(3÷4不够商1,所以写0) (2)为什么可以省略3÷4这一步?(简便)
(3)你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但第2种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4)你认为商末尾有0的这种类型的除法计算要注意什么? 3、巩固训练:做课本31、32页的做一做。 四、达标训练 练习八第1题。 板书: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最高位是除数的倍数,十位比除数小商中间一定有0。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17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 1、
2、练习“做一做”。
505÷5= 204÷2= 560÷4= 720÷6= 3、选择题。
⑴346÷6商的最高位是( )。
①百位 ②十位 ③第二位 ⑵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
①两位数 ②三位数 ③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⑶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 )。
①一定有0 ②没有0 ③无法确定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八第4、5、6题。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时 练习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科书26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除时要商0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2、列竖式计算,并从中选一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218÷2 704÷5
3、游戏:比比谁跑得最快 二、综合练习 1、P33-4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
2、643盆花平均放进5个花坛,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几盆?
18
⑴读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 ⑵集体订正
3、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怎样买票合算? 票价 成人10元 学生6元 团体6元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买票合算。 ⑵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⑶全班汇报。 三、数学游戏
1、每人从0-9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 2、求出商和余数
3、记下余数,作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复上面的三个步骤,继续玩,看谁先得20分 5、思考:从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什么?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时 解决问题 估算除法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 教学目标:
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世界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列式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一、估算除法
(一)引入新课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7= 540÷9= 2、列出各题的算式。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他们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离西湖223千米,行驶4小时到达,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请学生逐一说出这四道算式的意思,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
3、揭示课题:除法的估算
1、例2中 “大约”是什么意思?
2、你觉得书上的两种估算方法有道理吗?
19
3、想一想:怎样进行除法的估算?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6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估算。 223÷4≈ 2、解决问题。
(1)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例2:
方法1:124≈120 方法2:124=120+4 120÷3=40 120÷3=40 4÷4=1 40+1=41 自学检测1:223÷4≈
方法1:223≈200 方法2:223=200+23 方法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20÷4=5 50+5=55
2、例8题只有267元钱,所以估算时能将267估大,270元然后口算,每天90元
3、方法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四、达标训练
1、把260个桃子装在4个筐里,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2、估算。
78÷4≈ 470÷8≈ 178÷6≈ 83÷9≈ 360÷5≈ 410÷7≈ 4、
第十四课时 整理复习(一)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