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华东师大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卷(模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18:08: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华东师大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水的分布十分广泛,但约96.53%的地球水分布在海洋中

B.蒸发是海洋水变为大气水的重要途径,其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 C.将水通直流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活性炭起吸附和消毒的作用

2 .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 B.酒精和水(蒸馏) C.糖和食盐(过滤) D.泥沙和食盐(过滤)

3 . 2019年5月1日,某市市区的空气质量指数为80~94。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与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对应表来判断,该市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 优 B.Ⅱ级 良 C.Ⅲ级 轻度污染

D.Ⅴ级 重度污染

4 . 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5 . 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观测通常一天需进行2次,取平均值即可 B.气温的测定要用温度计,一般用C表示,读作度 C.一般情况,一日内的气温变化不大 D.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

6 . 2018 年 7 月,丽水多项措施并举助力“五水共治”。有同学提出一些改善水质的措施。 ①有条件的工厂建造污水接纳池、生化池集中处理污水;②关闭所有化工厂;

③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先经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后再排放;④未达到污水排放标准的工厂强制退出生产。其中合理的有( ) A.①④ C.①②③

7 . 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第 1 页 共 10 页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③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④溶液中溶质都是以微粒分散于溶剂中,悬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⑤溶液一定均一、稳定,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⑥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2

B.3

C.4

D.5

9 .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有可能出现( ) A.1月份0℃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海南省的面积比现在要大 C.天山的雪线将要下降 D.我国暖温带将向北移

10 . “天气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下列现象中属于天气的是( ) A.阴转多云

B.终年高温

C.四季如春

D.冬雨夏干

11 .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氢氧化钠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加硝酸铵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12 .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血压计

B.脱排油烟机

C.温度计

D.订书机

13 . 在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南半球的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14 . 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① 10 ② 15 第 2 页 共 10 页

③ 20 ④ 25 溶液质量/g

60 65 68 68 A.①②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20℃时,往②所得溶液加入2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15 .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及时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题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④

D.③④⑤

16 .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都盛有100℃的水,之间用细玻璃管连通,若不考虑水的蒸发而造成的损失,当水温冷却到20℃时( )

A.甲、乙两容器中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B.甲容器中水的质量略有增加 C.乙容器中水的质量略有增加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发生

17 . 该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8 . 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 A.m2:m3 B.(m2-m1):(m3-m1) C.(m3-m2):(m2-m1) D.(m2+m-m3):(m1+m-m2)

19 . 下列有关“水”的实验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10 页

A.读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

B.向外抽气使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C.结晶时待水完全蒸发,在停止加热

D.电解水实验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

20 . 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

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

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二、填空题

21 . 在t℃时,把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制得A溶液,现取A溶液M克,并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原固体物质A,达饱和时,所加A的质量恰好为此份溶液质量的1/8。另一份在t℃蒸发水份,达饱和时,溶液质量减少一半。试求:

(1)在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________

第 4 页 共 10 页

(2)原A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22 . 小明同学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利用烧杯、细线、乒乓球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烧杯底部系上一乒乓球,接着向烧杯中倒入水,然后再将烧杯斜放到木块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由甲与乙比较可得,_____。 (2)由乙与丙比较可得,_____。

23 .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他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_____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________.小王拿了一只读数为36°C的,用口吹下玻璃泡测体温,结果读数不变,他以为体温计坏了,就把他插到一杯热水中,一会儿砰的一声炸了.小王的错误有:1、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24 . 贵阳至广州高铁2014年5月开通,从贵阳乘坐车道广州只需4个多小时,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方便. (1)告诉行驶的动车进站前关闭电源,为什么动车仍以较大的速度前进?_______

(2)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在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的过程中电动机转变为发电,此过程中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_______

(3)动车进站时为了候车乘客安全,规定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以外,请用物理知识说明理由_______ (4)动车的车窗旁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砸

破玻璃,应选择图中的哪一个“逃生锤”_______

25 . 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中。

(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_____(填“针筒”、“活塞”)的压力。

(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_____(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3)研究对象受大气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积.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_____的长

第 5 页 共 10 页

华东师大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卷(模拟)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6a7f9a7t29d31q9p63i6j6mw9sjow00dt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