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管与水平面成30°角,在管的上方P点固定一个点电荷+Q,P点与细管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管的顶端A与P点连线水平。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细管内径)从管中A处由静止开始沿管向下运动。图中PB⊥AC,B是AC的中点,不考虑小球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则在Q形成的电场中(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A点的2倍
C.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增加量
2.如图 1 所示,mA=4.0 kg,mB=2.0kg,A 和 B 紧靠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从 t=0 时刻起,对 B 施加向右的水平恒力 F2=4.0 N,同时对 A 施加向右的水平变力 F1,F1 变化规律如图 2 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 t=0 时,A、B 物体加速度分别为 ? 5, ? 2
B.A 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C.t=12s 时刻 A、B 将分离,分离时加速度均为 a ? 2D.A、B 分离前后,A 物体加速度变化快慢相同
3.将两个点电荷A、B分别固定在水平面上x轴的两个不同位置上,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水平面内由A点的附近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到B点附近的过程中,该试探电荷的电势能随位置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xAC>xCB,图中的水平虚线在C点与图线相切,两固定点电荷带电量的多少分别用qA、qB表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固定点电荷都带正电,且qA>qB
B.在AB连线内,C点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等于零
C.因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始终为正值,可知AB两点间沿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始终向右 D.如果将试探电荷的电性改为正电,则该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最大
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点B运动到点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合力为0 B.绳子上张力T做负功 C.重力的功率P逐渐增大 D.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
5.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B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 )
A. B.
C. D.
6.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 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
C.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 二、多项选择题
7.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大小实验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 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B.不考虑各个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C.考虑各个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D.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 E.将油酸分子看成立方体
8.如图所示,有质量为2m、m的小滑块P、Q,P套在固定竖直杆上,Q放在水平地面上。P、Q间通过饺链用长为L的刚性轻杆连接,一轻弹簧左端与Q相连,右端固定在竖直杆上,弹簧水平,α=30°时,弹簧处于原长。当α=30°时,P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时α变为60°,整个运动过程中,P、Q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P下降过程中
A.P、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当α=45°时,P、Q的速度相同 C.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1)mgL
D.P下降过程中动能达到最大前,Q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3mg
9.如图所示,一对间距可变的平行金属板C、D水平放置,两板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两板
通过滑动变阻器与铅蓄电池相连,这种铅蓄电池能快速转换到“逆变”状态,即外界电压过低时能向外界提供一定的供电电压,当外界电压超过某一限定值时可转换为充电状态,闭合开关S后,有一束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粒子从左侧以一定的速度射入两板间恰能做直线运动,现对入射粒子或对装置进行调整,则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若仅将带正电的粒子换成带负电的粒子,也能直线通过 B.若只增大两板间距到一定程度时可使铅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C.若将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a端滑动,可提高C板的电势 D.若只减小入射粒子的速度,可使铅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10.磁悬浮高速列车在我国上海已投入正式运行。如图所示就是磁悬浮的原理,图中A是圆柱形磁铁,B是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圆环。将超导圆环B水平放在磁铁A上,它就能在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磁铁A的上方空中,则( )
A.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稳定后,感应电流消失 B.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稳定后,感应电流仍存在 C.若A的N极朝上,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D.若A的N极朝上,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三、实验题
11.某“电场抛射装置”如图所示。两正对平行金属板 A、 B 竖直放置,相距为 d,两板间固定一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直管 CD,细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 。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小球(半径略小于细管半径)从管口 C 处无初速释放,经板间电场加速后从另一管口 D 射出,恰好水平进入到与细管处在同一竖直平面的四分之三圆弧轨道的最低点 M, M 点与 C 点的高度差也为d。重力加速度为 g, sin37°=0.6, cos37°=0.8。求:
(1)小球从管口 D 运动到 M 点所用的时间; (2)电场力对小球做功多少?
(3)现在在四分之三圆弧轨道所在的平面内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为2mg/q。要使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不脱离轨道,求圆弧轨道半径的取值范围。
12.如图是某实验小组为了定性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装置图。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
板与静电计相连,
板和静电计金属壳都接地,
板通过绝缘柄固定在铁架台
上,人手通过绝缘柄控制
板的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该实验中,静电计的作用是___ A.测定该电容器的电荷量 B.测定该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 C.测定该电容器的电容 D.测定
、
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
(3)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A.甲图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动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B.乙图中的手竖直向上移动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丙图中的手不动,而向两板间插入陶瓷片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丙图中的手不动,而向两板间插入金属板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不变。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两气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为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气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气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气缸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