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级数低的反应。(P85)
26. 一个PFR反应器等同于∞个小的CSTR反应器串联。(P46)
27. PFR反应器的特点是有返混。(P26)
28. 增大催化剂孔可以径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P150)
29. 改善孔结构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P150)
30. 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实验中,在500℃时已经消除了外扩散影响,如果反应改在400℃下进行,且其它条件不变,则400℃时外扩散影响也不存在。(P156)
31. 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可分解为七个步骤,速率控制步骤是指速率最快的一步。×(P139)
32. 减小催化剂粒径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P157)
33. 提高反应温度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P157) 单选题
1.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具有相同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中,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 。(B) (A)0.85 (B)0.76 (C)0.91 (D)0.68
2.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时,其总体积与活塞流反应器的体积相等,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 。
(A)0.85 (B)0.76 (C)0.91 (D)0.68
3. 化学反应中的多定态通常发生在_______反应中。P102 (A)吸热 (B)放热 (C)绝热 (D)等温
4. 下列属于平行反应的是_______。P82
(A)A + B → P (B)A + B → P = R + S
P(主)A(C)
?A?B?P?S(副) (D)?P?B?R
5. 串联反应A →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的收率=_______。P88
nP?nP0nP?nP0nP?nP0nP?nP0(A)nA0?nA (B)nA0 (C)nS?nS0 (D)nR?nR0
6. 串联反应A →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的选择性=_______。P88
nP?nP0nP?nP0nP?nP0nP?nP0(A)nA0?nA (B)nA0 (C)nS?nS0 (D)nR?nR0
P(主)A7. 如果平行反应性SP应_______。P86
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E主>E副,提高选择
(A)提高浓度 (B)提高温度 (C)降低浓度 (D)降低温度
P(主)A8. 如果平行反应应_______。P86
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E主>E副,提高收率
(A)提高浓度 (B)降低浓度 (C)提高温度 (D)降低温度
9. 复合反应的瞬时选择性定义为_______。P84
(A)生成目的产物消耗的反应物与所有消耗的反应物的比值 (B)生成生成目的产物消耗的反应物与副产物消耗的反应物的比值 (C)目的产物的生→成速率与副产物的生成速率的比值 (D)副产物的生成速率与目的产物的生成速率的比值
k1k2??R???S,产物R的最大浓度通常_______。 10.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A?P88
(A)只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 (B)只与反应温度有关
(C)与A的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 (D)只与A的初始浓度有关
11. 连串反应A →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与副产物S的选择性SP=_______。P88
nP?nP0nP?nP0nP?nP0nP?nP0n?nR0
(A)nA0?nA (B)nA0 (C)nS?nS0 (D)R
12.对于平行反应
A?P(主反应)A?S(副反应),主副反应均为二级不可逆反应,若E主>E副,
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应_______。P85
(A)提高浓度 (B)提高温度 (C)降低浓度 (D)降低温度
13. 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_______。P111
(A)E(t)曲线 (B)F(t)曲线 (C)I(t)曲线 (D)y(t)曲线
214. 平推流流动的E(t)曲线的方差???_______。P119
(A)0 (B)0~1 (C)1 (D)>1
215. 全混流流动的E(t)曲线的方差???_______。P119
(A)0 (B)0~1 (C)1 (D)>1
16. 催化剂颗粒扩散的无因次模数??RkCn?1/D值的大小反映了表面反应VSe速率与_______之比。P147
(A)扩散速率 (B)外扩散速率 (C)内扩散速率 (D)实际反应速率
17. 催化剂不可以_______。P138
(A)改变反应速率 (B)改变反应平衡 (C)改变反应产物 (D)抑制副反应
18. 控制步骤意为_______。P139
(A)各步骤中进行最快的 (B)最先达到平衡的 (C)各步骤中进行最慢的 (D)不可逆的
19. Thiele模数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P147 (A)实际反应速率与实际扩散速率的比值 (B)最大反应速率与实际扩散速率的比值 (C)实际反应速率与最大扩散速率的比值 (D)最大反应速率与最大扩散速率的比值
20. 在非等温条件下,催化剂颗粒的有效因子_______。P149 (A)有可能大于一 (B)不可能大于一 (C)一定大于一 (D)与等温条件下相同
21. Da(丹克莱尔准数)涉及_______的描述。P141 (A)催化剂内扩散 (B)催化剂失活 (C)催化剂外扩散 (D)催化剂床层装填
22. 对于连串反应:A→B→C,内扩散使目的产物B的选择性_______ P152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为零
123. E(t)?e?t/t是_______(其中t是平均停留时间)。(B)
t(A)平推流的E函数 (B)全混流的E函数
(C)平推流串联全混流的E函数 (D)全混流串联平推流的E函数
24. 等温条件下催化剂的席勒模数_______。P147
(A)与反应级数关系不大 (B)与扩散系数关系不大 (C)与速率常数关系不大 (D)与颗粒形状关系不大
25. 对于气—固相催化反应,要测定本征反应速率,必须首先排除___ _的影响。P154
(A)内扩散 (B)外扩散 (C)内、外扩散 (D)吸附
26. 对于同一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随Thiele模数的增大而_______。P150 (A)降低 (B)不变 (C)增大 (D)不一定
27. 对于不同的反应,当Thiele模数相同时,_______的内扩散有效因子最大。P150
(A)1级 (B)0级 (C)2级 (D)0.5级
28. 测量气固相非均相反应速率,为了判断有无内扩散影响,应在改变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