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工务段断轨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防断轨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上铁工发〔2006〕15号《上海铁路局钢轨伤损检查、监视、处理办法》;
2、合理安排探伤检查周期,对管内薄弱区段、重点地段增加探伤遍次;认真执行钢轨探伤一日作业标准化,对可疑波形和报警及时进行校对确认,发现钢轨伤损要认真分析、正确处理;
3、加强线路锁定和养修,加大线路设备病害整治,尤其是道岔转辙部位、叉心部位及普通线路接头(含缓冲区)的捣固。认真执行作业标准化,全面均衡线路设备质量,减少轮轨作用附加力,提高钢轨防断储备能力;
4、提高钢轨焊接质量和上道钢轨质量,峰下咽喉区及二部位缓行器以前的道岔使用新尖轨、基本轨。
5、认真做好拆检工作,加强伤损设备的日常监视;及时更换不良线路设备,及时做好常备料的补充;
6、严格执行重伤钢轨(桥、隧范围轻伤轨)“两个不过夜”制度。 7、加强机具的日常保养和人员的应急处理培训。 二、实行防断预警机制
防断预警分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三个级别。 1、启动黄色预警条件、启动程序及对策
⑴ 进入11月,天气趋冷,昼夜温差加大,钢轨易发生伤损,应
1
启动黄色预警。
⑵ 启动程序为以段长(分管段长)签发防断工作文件为标志。 ⑶ 段成立组织,制定和完善防断措施并进行重点工作布置,车间、班组对各项措施、规定进行落实。
2、启动橙色预警条件、启动程序及对策
⑴ 气温达到0度及以下,气象预报温度将持续下降,启动橙色预警。
⑵ 段调度发布橙色预警通知,各级按以下对策实施: A、实行段领导班子成员、车间主任(副主任)轮流值班,必须密切注视气温变化,掌握劳力、机工具、备料、汽车、轨道车运输组织等情况,准备随时升级应变。
B、段调度应通知安排对关键设备、重点区段进行防断专项检查;车间、班组应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
3、启动红色预警条件、启动程序及对策
⑴ 气温达到零下5度以下,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启动红色预警。 ⑵ 段调度发布红色预警通知,各级按以下对策实施: A、实行段党政领导、科室负责人、车间主任、工长昼夜值班,必须随时掌握劳力、机工具、备料、汽车、轨道车运输组织等情况。线路工区有二分之一职工留宿待命。
B、段长、分管副段长组织安排对关键设备、重点或薄弱区段、抢修资源布局等进行防断专项检查;车间、班组应确保随时能够启动应急预案。
2
4、当正线、站场咽喉道岔处发生断轨,段长、分管安全副段长、相关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工长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抢险;其它线岔处发生断轨,段分管领导(值班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副主任)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抢险。
5、发生断轨,工长必须立即向车间主任汇报,不得超过5分钟,车间主任必须在事发5分钟内向段调度汇报。调度必须在事发15分钟内向工务处调度和分管领导汇报,正线及咽喉区道岔断轨同时向段长汇报,并通知相关部门、车间负责人。
6、发生断轨故障处理正线要确保控制在2小时内以内恢复正常行车。
三、线路断轨应急处理抢修程序 1、普通线路发生断轨后的处理
⑴停车防护:发现断轨,立即按《技规》327条要求设置停车防护; ⑵通知处理:发现者及时将断轨信息通知工区工长安排处理; ⑶驻站登记:工长安排人员到车站登记封锁线路,并通知电务工区进行配合;
⑷组织抢修:组织人员带齐抢修工、料、机具和防护用品,尽快赶赴故障地点进行抢修;
主要携带抢修工料机具和防护用品详见附件一。
⑸紧急处理:测量断缝值,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并拧紧断缝两侧各50米扣件;
①当轨头未揭盖时的处理方法:
3
方法一、上急救器加固(断缝大于50mm时插入短轨头),并在断缝轨底处垫短枕木头(枕木头要垫实);
方法二、方动轨枕使轨枕中心对准断缝中间,并上紧扣件; 方法三、在断缝处轨底垫短枕木和同类型铁垫板,并钉齐道钉。(枕木头要垫实)
紧急处理后限速15~25公里/小时放行列车,轨源落实到位及换轨准备工作就绪后及时申请封锁点换轨。
②轨头已揭盖时的处理方法:
要尽快落实轨源,附近有相匹配轨源时应尽快组织调运到位,若附近无相匹配轨源时应及时将情况报段调度由段安排进行调运。待轨源落实到位后立即组织更换。
⑹撤除防护:撤除现场停车或慢行防护;
⑺开通线路:工地负责人通知驻站防护员,销记并开通线路,恢复常速;
⑻收集资料:距断缝两侧各不短于0.5m处锯下断轨轨头,查明钢轨生产厂家、钢种、生产日期、炉号等资料,上报线路科
⑼;汇 报:开通线路后工长需向车间、段调度汇报断轨处理信息;并将断轨轨头带回工区,并上交线路科以便进一步分析。
2、无缝线路钢轨折断的处理
⑴停车防护:发现断轨,立即按《技规》327条要求设置停车防护;
⑵通知处理:发现者及时将断轨信息通知工区工长安排处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