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四章第3节课时跟踪练(1)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第3节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不能生成三氧化硫
B.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也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自然界中存在可溶于CS2的游离态的硫
解析: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A正确;二氧化硫的生成可以是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也可以是硫单质被氧化生成,故B正确;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如火山口存在游离态的硫,且S易溶于CS2,故D正确。
答案:C
2.(2017·海南卷)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A.CO C.HCl
B.SO2 D.CO2
解析: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故A错误;SO2具有弱氧化性,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2S2-+4H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
===3S↓+2H2O,故B正确;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
2H++S2-===H2S,没有沉淀产生,故C错误;不产生沉淀,故D错误。
答案:B
3.SO2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褪色或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 )
①酸性KMnO4溶液 ②溴水 ③碘水 ④氯水 ⑤FeCl3溶液 A.①⑤ C.全部
B.②③ D.都不是
解析: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被还原成无色的Mn2+: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SO2能使卤水褪色,是由于X2(不包括F2)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无色X-:SO2+X2+2H2O===H2SO4+2HX。SO2能使棕色的Fe3+变浅,是由Fe3+氧化SO2生成H2SO4,本身被还原为浅绿色的Fe2+:SO2+2H2O+2Fe3
+
-===2Fe2++4H++SO24。故以上均不是SO2的漂白作用。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作纸浆的漂白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解析:SO2的漂白性是利用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是化学变化,A错误;SO3溶于水生成H2SO4,NO-3在酸性条件下将
-SO2氧化为SO2因而SO2和SO3的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4,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最终沉淀为BaSO4,B错误;三种物质均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C正确;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能反应,而且都没有明显现象,因此不能用KOH溶液鉴别,D错误。
答案:C
5.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陈述Ⅰ SO2有漂白性 NH3极易溶于水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 陈述Ⅱ 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充满NH3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水面迅速上升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解析:陈述Ⅱ表现了SO2的还原性,而陈述Ⅰ表现为漂白性,没有因果关系;陈述Ⅰ、Ⅱ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陈述Ⅱ表现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没有因果关系;陈述Ⅱ错误,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不正确,钝化属于化学反应。
答案:B
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选项 A B C D ①中试剂 Ba(NO3)2溶液 品红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酸性KMnO4 溶液 ①中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褪色 溶液变红 紫色褪去 解释 -2+SO23与Ba生成白色BaSO3沉淀 SO2具有漂白性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SO2具有还原性 △解析:左侧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2H2SO4(浓)+Cu=====CuSO4
+2H2O+SO2↑,SO2通入Ba(NO3)2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SO2+H2O
H2SO3、H2SO3
-
H++HSO-3,而NO3在酸性环境下具
-2-
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O2故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4,3氧化成SO4,
而不是BaSO3,A项错误、C项正确;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B项正确;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D项正确。
答案:A
7.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A ① 浓硫酸 ② 浓盐酸 预测②中现象 产生大量气体 铜片溶解,产生气B 浓硫酸 铜片 泡,底部产生灰白色粉末 C 浓硫酸 CuSO4· 固体由蓝色变为5H2O 白色 固体由白色变为D 浓硫酸 蔗糖 黑色海绵状,并有浓硫酸具有脱水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解析: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浓硫酸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氯化氢的逸出,A项错误;浓硫酸与铜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B项错误;浓硫酸使胆矾失去结晶水,是浓硫酸的吸水性,该变化为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实验结论 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性、氧化性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化学变化,C项错误;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并放出大量的热量,进而与生成的炭反应生成SO2,D项正确。
答案:D
8.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红色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
+O2===2Fe3++2H2O
C.溶液酸性A>B>C
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解析:Fe2(SO4)3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
-+
2H2O===2Fe2++SO2反应生成H+,故溶液酸性B>A,C错4+4H,
误;溶液B中可能含有剩余的Fe3+,A正确;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B错误;溶液C为硫酸铁和硫酸溶液,FeO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D错误。
答案:A
9.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现象 a中溶液褪色 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 解释或结论 --还原性:SO23>I -2-SO23和S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SO23+H2O-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C 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D d中产生白色沉淀 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变红; -Ba2++SO23===BaSO3↓(白),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 Na2SO3溶液已变质 2-2-解析:即使不变质,在酸性条件下,NO-3也把SO3氧化成SO4,生成BaSO4沉淀,D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0.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硫酸,生成黑色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填序号)。
A.酸性 C.脱水性
B.吸水性 D.强氧化性
(4)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看到品红溶液__________,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性;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可生成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填写两种能鉴别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蔗糖在浓硫酸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蔗糖脱水后形成的碳单质。
(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蔗糖脱水形成的碳单质可以继续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和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
+2H2SO4(浓)=====CO2↑+2SO2↑+2H2O。
(3)根据实验现象及(1)(2)的分析知,在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4)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二氧化硫能将品红溶液漂白,故可以看到品红溶液褪色;将SO2通入水中,SO2可以和水发生化合反应:SO2+H2O
H2SO3。
(5)因为CO2和SO2都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可以根据二氧化硫的特性来检验二氧化硫,例如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溴水等褪色。
△
答案:(1)C (2)SO2 C+2H2SO4(浓)=====CO2↑+2SO2↑+2H2O
(3)BCD (4)褪色 漂白 SO2+H2O
H2SO3
(5)不能 品红溶液、溴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1.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SO2、Na2SO3、H2SO4、CuSO4
这4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的方法来除去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a2SO3+ KIO3+ H2SO4=== Na2SO4+ K2SO4
+ I2+ H2O。
①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是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________mol。
(3)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________。
A.BaSO4 C.BaSO3
B.FeS D.S
(4)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课本上解释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钝化。
解析:(1)CO还原SO2,C被氧化,化合价由+2价→+4价,升高了2价,S被还原,化合价由+4价→0价,降低了4价,最小一定条件
公倍数为4,再依据原子守恒得2CO+SO2=====S↓+2CO2。(2)①Na2SO3中S由+4价→+6价,升高了2价,KIO3中I由+5价→0价,降低了5价,最小公倍数为10,然后依据原子守恒得5Na2SO3+2KIO3+H2SO4===5Na2SO4+K2SO4+I2+H2O;②依据①生成1 mol I2,共转移电子10 mol,因此转移5 mol电子,生成0.5 mol I2。(3)Fe3+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反应生成Fe2+、
-2+2- SO24,Ba+SO4===BaSO4↓,因此沉淀是硫酸钡,故选项A正
确。(4)钝化: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氧化膜是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反应,因此铁棒表面无明显变化,则发生了钝化,如果没有发生钝化,会发生反应Fe+Cu2+===Cu+Fe2+,有红色物质附着在铁棒表面。
一定条件
答案:(1)2CO+SO2=====S↓+2CO2 (2)①5 2 1 5 1 1 1 ②0.5 (3)A (4)无明显现象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广口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 ②酸性KMnO4 ③Na2CO3溶液 ④饱和的NaHSO3溶液
(3)装置C和D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C中是由于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D中则是由于SO2具有________;
(4)装置D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待A中烧瓶内液体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稀释,溶液为蓝色,为了证明蓝色只与Cu2+有关,而与其他离子无关,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对实验目的没有意义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观察稀H2SO4溶液呈无色 ②观察CuSO4粉末呈白色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③稀释CuSO4溶液,溶液蓝色变浅 ④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滤液呈无色
⑤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仍显蓝色
(6)若实验中用7.2 g铜片和12.5 mL 18.0 mol·L-1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充分反应,最终铜片仍有剩余。根据所学的知识,某同学认为溶液中一定还有硫酸剩余,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设剩余硫酸的浓度为a mol·L-
1
,现向反应后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直到剩余铜片
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消耗硝酸钾______________mo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要化简)。
解析:(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H2SO4(浓)=====CuSO4+SO2↑+2H2O。
(2)SO2易溶于水,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可与酸性KMnO4、Na2SO3
溶液反应,难溶于水饱和的NaHSO3溶液,可用排饱和NaHSO3溶液收集,答案选④。
(3)SO2溶液具有酸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发生SO2+2OH-
-
===SO23+H2O,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装置C和D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C中是由于SO2中和了溶液中的NaOH,而D中则是由于SO2具有漂白性。
(4)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棉花上可浸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
(5)①观察稀硫酸溶液呈无色,可说明SO24无色;②观察CuSO4
粉末呈白色,不能证明蓝色只与Cu2+有关;③稀释CuSO4溶液,溶液蓝色变浅,因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都变浅,不能证明;④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滤液呈无色,铜离子浓度减小,可说明与铜离子有关;⑤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仍呈蓝色,铜离子物质的量不变,可说明与铜离子有关,则对实验目的没有意义的是②③。
(6)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稀硫酸与铜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不断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剩余硫酸的浓度为a mol·L-1,物质的量为0.012 5 L×a mol·L-1=0.012 5a mol,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5a mol,向反应后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直到剩余铜片恰好完全反
+2+
应,发生反应:3Cu+2NO-3+8H===3Cu+2NO↑+4H2O,则反
a应消耗硝酸钾 mol。
160
△
答案:(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④ (3)中和了溶液中的NaOH 漂白性 (4)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5)②③
(6)反应过程中浓H2SO4被不断消耗,同时生成的水逐渐增多,a
使浓硫酸逐渐变稀,至一定浓度就不再与铜片反应 160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END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END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广东省鬼斧神工还是广东省
END
分电视公司的高管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