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B.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D.细菌与植物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具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
真菌的细胞里都有成形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正确;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 细菌与植物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叶绿体和液泡,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 2.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B.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D.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一般可遗传给后代 【答案】D 【解析】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
物生存是不利的。 解答:
A、生物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因此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不一定都是不利的,A不正确; B、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生存不一定都是有利的,B不正确;
C、生物的变异既有可遗传的变异,也有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变异一旦出现,不一定就可以遗传给后代,C不正确;
D、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因此一般可遗传给后代,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人体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和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B.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C.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
A、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A正确; B、皮肤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属于上皮组织,B错误; C、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C正确; 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的主要组织及功能。
4.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要快,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A.体壁肌肉发达B.纸面粗糙利于刚毛固定作用
C.肌肉收缩促使它运动D.身体分节是它能运动的主要原因 【答案】D 【解析】
蚯蚓是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的,在粗糙的接触面上因为利于刚毛固定作用,所以比在玻璃板上要快。
5.为了保持柿树的优良特性,又能加快开花结实,最常用的繁殖方式是
A.嫁接 B.扦插 C.用种子繁殖 D.压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生产上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 扦插、压条也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繁殖出的小苗等到结果要很长时间,速度慢。故A符合题意。【学科网考点定位】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的扦插和嫁接,只要掌握了嫁接的概念及优点,即可作出正确的答案。 6.麻雀会偷食稻谷,人们采取措施剿灭麻雀,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A.对生态系统没有不良影响 B.生态系统必定会全面崩溃 C.昆虫的数量将会急剧上升 D.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微乎其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作为血液的液态部分,下列物质在血浆中不存在的是( ) A.血红蛋白、淀粉酶、麦芽糖 B.二氧化碳、氧气、氨基酸 C.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 D.生长激素、抗体、维生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8.从地层里挖出来的千年古莲种子,种下后仍能萌发,长出莲叶,并开出了艳丽的荷花,但花形和颜色与现代荷花稍有不同,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 A.适应性 B.条件反射 C.应激性 D.遗传和变异 【答案】D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由题意可知,千年古莲种子,种在池塘里仍能开花结籽,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特性,其花色与现代莲花稍有不同,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特性。故选D。
9.观察前,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A.目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的用眼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在对光和观察时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以备绘图;在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10.下列关于呼吸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B.呼吸道可以将外界污染严重的的空气变得新鲜和干净 C.呼吸道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 D.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故A正确;呼吸道对空气处理有一定的能力,能清洁、湿润、温暖的空气,但能力是有限的。故B错误;呼吸道还能对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温暖、清洁。故C正确;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故D正确。 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11.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腌制或晒干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鲜方法。对上述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真空包装: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 B.充氮气: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品变形 C.腌制:细菌是异养生物,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D.晒干:能除去食品中水分,抑制细菌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如将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内的低温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据此解答。
B.物镜
C.反光镜
D.镜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