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 分)
1.水中两胶体微粒间距大于两胶体微粒半径之和时,表现为 ,两胶 体微粒间距小于两胶体微粒半径之和时,表现为 。当其间距越过排斥能峰时,则两胶粒间 占优势。
2.臭氧比氯消毒杀菌作用 ,由于臭氧在水中很 ,经过 臭氧消毒的自来水通常在其进入管网前 以维持水中一定的消毒剂剩余水平。
3.混凝剂对水中胶体粒子的混凝作用有3 种: 、 和 。 4.直接过滤有两种方式,分别是 和 。 5.给水处理中常遇到的两种沉淀类型是 和 。
6.当水中存在氨氮时与无氨氮时相比,加氯消毒作用过程不同,水中存在氨氮 时消毒作用比较 、需接触时间 ,强度亦有所 。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平流式沉淀池的处理流量为15000m 3 /d,水厂自用水量按5%计,颗粒截留沉 速为0.7mm/s,其表面负荷约为( )m 3 /(m 2 ·d)。 A、110 B、600 C、16.8 D、60.5 2.水泵混合的条件是( )。
A、混合均匀 B、取水泵房距水厂500 米; C、取水泵房距水厂300 米 D、取水泵房距水厂150 米。 3.对一般浊度的原水所采用的常规处理方法是( )。
A、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B、混凝、气浮、沉淀、消毒 C、预沉、氧化、澄清、二沉 D、预沉、混凝、过滤、吸附
4.滤料的K 80 系数越大说明滤料( ),对( )。
A、组成越均匀;过滤越有利 B、组成越不均匀;过滤和冲洗越不利 C、厚度越大;冲洗和过滤越不利 D、厚度越小;冲洗越不利
5.某一水厂的快滤池正常滤速为8m/h,若要求强制滤速达到12m/h,则滤池最 少为( )个。 A、2 B、3 C、5 D、6
6.硫酸铝混凝剂适用的pH 值范围比三价铁盐( )。处理低温低浊水时三氯化 铁的效果( )硫酸铝。
A、窄;不如 B、宽;相当于 C、宽;远不如 D、窄;优于 7.滤池的滤速是指( )。
第 1 页
A、过滤水在滤料中的流速 B、过滤水在滤料孔隙中的流速 C、单位面积滤层上所承担的过滤水量 D、清洁滤料的流速
8.目前在絮凝阶段通常以( )作为控制指标。
A、水头损失和时间 B、最高水位和速度梯度 C、G、GT 值 D、G 值和水头损失
9.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主要由( )组成。 A、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和分离 B、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和导流室 C、第一絮凝室、导流室和分离室 D、导流室、分离室和污泥回流室
10.单层石英砂普通快滤池,滤层厚度0.7m,承托层厚度0.45m,采用水反冲洗,滤料膨胀度为45%,则洗砂排水槽底到滤料表面的距离,最少应为( ) m。 A、0.2 B、0.315 C、0.385 D、0.805 三、简答题(每题4 分,共24 分) 1.目前我国饮用水水质指标包括哪四大类?
2.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
3.“均质滤料”的涵义是什么?
4.何为滤池的水质周期与工作周期?
5.如何避免滤层中“负水头”产生?
第 2 页
反浆洗时
6.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剂有哪几种?常用的助凝剂有哪几种?各列举三种。
四、应用题(10 分)
当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氨氮化合物时,情况较为复杂,请画出其折点加氯图, 并描述各区的消毒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5 分,共30 分)
1.为什么说铁质活性滤膜理论是接触氧化法除铁的主要理论?这种除铁方法具 有什么特点?
2.给水处理中主要有哪些消毒方法?请说明各自特点?你认为哪种消毒方法比 较好,采用怎样的消毒方式比较合理,说明原因。
第 3 页
《给水工程》试卷( 2 )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 分)
1.配水系统有 、 、 。
2.采用氯消毒时水和氯应充分混合,其接触时间不应 ;氯胺消毒的接 触时间不应 。
3.虹吸滤池通常 池一组,滤池冲洗水靠 供给。 4.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主要分为 、 、 和 四部分。
5.部分水解后的聚丙烯酰胺由于 作用, 得以充分展开,因 此吸附架桥作用增强。其水解度一般控制在 左右较好。 6.胶体稳定性分 和 两种。 二、选择题(每空2 分,共20 分)
1.通过向水中投加药剂使胶体特制脱稳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使在后续工艺 中被截除的工艺是( )。 A、混凝 B、吸附 C、气浮 D、混合 2.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只取决于( )。 A、水平流速 B、沉淀时间 C、池深 D、表面 负荷
3.若快滤池的滤池面积为50m 2 ,为保证冲洗时上升水流均匀性不受影响,则洗 砂排水槽的总平面面积( )m 2 。
A、不应大于50 B、不应大于25 C、不应大于12.5 D、不应小于25
4.滤料应具有足够的( )和( )性能,并不得含有( )成分,一般可采 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
A、机械强度;抗蚀;溶解 B、抗压强度;抗蚀;有害 C、机械强度;吸附;有害 D、机械强度;抗蚀;有害
5.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
A、水温、水的pH 值和碱度、水中悬浮物浓度 B、水温、水的硬度、水中悬浮物浓度 C、水的动力粘度、水的电导率、水中溶解物浓度 D、水的动力粘度、水的pH 值和碱度、水中溶解物浓度
6.消毒工艺的处理对象是水中( ),是为达到水质( )要求而进行的。
A、细菌;在浊度方面 B、病毒;在卫生方面 C、致病微生物;在卫生安全方面 D、微生物;在安全方面
7.澄清池净水主要是依靠( )达到澄清的目的。
第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