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答案】7×10-7
【解析】
10-7. 解:0.000 0007=7×10-7. 故答案为:7×
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科学记数法就是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
表示整数.即从左边第一位开始,在首位非零的后面加上小数点,再乘以10的n次幂.本题0.000 000 7<1时,n为负数.
10n的形式,注:n为负整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小的数,为a×数.
12.【答案】3x-1
【解析】
解:移项得,-y=1-3x,
把y的系数化为1得,y=3x-1. 故答案为:3x-1.
先移项,再把y的系数化为1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知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答案】4
【解析】
xy
解:∵10=8,10=16, 2x
∴10=64,
2x-y2x
10y=64÷16=4. ∴10=10÷
故答案为:4.
xy
根据10=8,10=16,应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方法,以及同底数的幂的除法法则,
求出10
2x-y
的值是多少即可.
第9页,共15页
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a≠0,因为0不能做除数;②单独的一个字母,其指数是1,而不是0;③应用同底数幂除法的法则时,底数a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但必须明确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 14.【答案】4或0
【解析】
解:①∵(∴t-2=0且t-1)t-2=1,
t-1≠0,解得t=2不合题意,
②当t-1=1时,解得t=4,
③t-1=-1时,解得t=0,且t-2=-2,符合题意, 所以t=4或0. 故答案为:4或0. 分三种情况①当t-2=0且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和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要分三种情况讨论. 15.【答案】76
【解析】
t-1≠0,②当t-1=1时,③t-1=-1时分别求解即
解:∵∠1=80°,
. ∴∠5=100°
,∠3=76°, ∵∠2=100°
∴∠2=∠5, ∴a∥b.
. ∴∠4=∠3=76°故答案为:76.
先根据∠1=80°,∠2=100°得出a∥b,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答案】13
【解析】
第10页,共15页
解:设正方形A的边长为a,正方形B的边长为b,
2222
由图甲得a-b-2(a-b)b=1即a+b-2ab=1, 222
由图乙得(a+b)-a-b=12,2ab=12, 22
所以a+b=13,
故答案为:13.
设正方形A的边长为a,正方形B的边长为b,由图形得出关系式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数量关系.
17.【答案】解:(1)把①代入②得:3x+2x=10,即x=2, 把x=2代入①得:y=4, 则方程组的解为(2)方程组整理得:①-②得:6y=18,即y=3, 把y=3代入①得:x=8, 则方程组的解为【解析】
. ;
, ,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18.【答案】解:原式=9x2-4-(5x2-5x)-(4x2-4x+1)
=9x2-4-5x2+5x-4x2+4x-1 =9x-5, 当原式=【解析】
时,
=-3-5=-8.
首先根据整式相乘的法则和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去掉括号,然后合并
第11页,共15页
同类项,最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整式的乘法法则及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化简代数式. 19.【答案】解:(1)(-2x2)3+4x3?x3
=-8x6+4x6 =-4x6;
03-2
(2)(-)+(-2)?2=1-8× =1-2 =-1. 【解析】
本题涉及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单项式乘法等知识.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知识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或整式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本题考查实数和整式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答时要注意正确运用运算法则计算.
20.【答案】解:(1)∵∠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E,
∴∠ABD=2∠1,∠BDC=2∠2, ∵∠1+∠2=90°,
∴∠ABD+∠BDC=180°, ∴AB∥CD;
(2)∵DE平分∠BDC, ∴∠EDF=∠2=25°, ∵∠1+∠2=90°, ∴∠FED=90°,
-90°-25°=65°∴∠3=180°.
【解析】
(1)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ABD+∠BDC=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角平分线求出∠EDF,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FE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第12页,共1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