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竞相发展、集聚升级,有力促进了县域综合实力的大幅跃升。“十二五”是我县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高端化、信息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集聚化战略,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培育发展新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一、以“三个50%转化”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发展 2009年8月,市委曹书记到沛县调研,希望沛县创新发展思路,力争用3-5年时间,铝加工产业形成100万吨加工能力,沛县及周边200万吨铝锭50%以上在沛县加工;煤化工产业形成600万吨转化能力,沛县年产1200万吨原煤50%以上在县内转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更强的加工能力,沛县高效设施农业的初级农产品50%以上在县内加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1
根据曹书记的指示精神,沛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以“三个50%”转化为目标,力争2015年把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培育成三个500亿元产值大产业;培育100亿元工业企业5个,50亿元工业企业5个,20亿元工业企业16个。努力打造“三区一圈”,即打造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长三角最大的铝加工集聚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煤盐化工集聚区、全国最大的鸭业经济圈。委托中国石化规划院和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编制了《煤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铝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三大产业规划;深入实施了骨干企业倍增、重点产业培育、特色园区成长、创新型经济突破“四大推进计划”;成立了由三位副县长兼任局长的铝加工产业招商局、煤盐化工产业招商局、农产品加工产业招商局三个专业招商局;规划建设了6.5平方公里的江苏新型铝材产业园、12平方公里的江苏省煤化工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是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煤化工产业基地)、22平方公里的江苏省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及10平方公里的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四个特色产业园区;制定了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引导政策,明确了发展壮大三大主导产业的主攻方向和目标。
目前,铝加工产业已集聚大屯铝业、上海能源高精度铝板带、华丰高精铝板带、华昌铝型材、汉铝铝型材、丰源铝业、沃德铝业等13家企业,总投资130亿元,培育了中煤、华西、佛山三大百亿元铝加工产业板块,形成了电解铝——铝板带——铝箔,电解铝——铝棒——铝型材,再生铝——
2
铝型材等产业链条,铝加工产业链条越拉越长,铝加工精度和深度逐步提高。新型铝材产业园是省政府批准的唯一发展新型铝材的特色园区,已跻身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荣获“中国新型铝材产业基地”称号,2007、2009、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连续在沛县举办了三届“中国铝产业高层论坛”,推动了沛县乃至全国铝材产业的快速发展,江苏省铝业协会在沛县成立。根据项目进展,今年底沛县铝加工能力突破50万吨,明年底将形成75万吨的加工能力,力争2013年形成100万吨加工能力,实现沛县及周边200万吨铝锭50%以上在沛县加工。
煤盐化工产业已集聚天成氯碱、观茂焦化、天安化工、中兴化工等19个项目,总投资210亿元。盐化工已形成采——输——集卤——烧碱——盐卤精细化工产业链。煤化工已形成煤综合发电产业链、煤焦化及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正在推进煤制气合成甲醇及深加工产业链。煤综合发电产业链已有60万千瓦装机容量,每年消耗煤炭210万吨,通过“上大压小”政策,2×35万千瓦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预可研已获国家发改委所有相关司局批复,今年底可开工建设,投产后预计消耗煤炭200万吨。煤焦化及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已形成19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每年可转化煤炭270万吨。煤制气合成甲醇及深加工产业链重点推进盈德能源化工76万吨甲醇、30万吨乙二醇、20万吨二甲醚项目,每年需要消耗煤炭190万吨。根据项目进展今年底煤化工产业可形成480万吨煤炭转化能力,2013年,可形成680万吨煤炭转化能力,
3
实现沛县年产1200万吨原煤50%以上在县内转化。项目全部建成后,煤化工产业可形成每年870万吨的转化能力,沛县年产1200万吨原煤可以实现70%以上在县内转化,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煤盐化工基地。
农产品加工产业已集聚企业426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260家。蔬菜加工已集聚大丰食品、虹达蔬菜、顺福食品等58家企业,年加工能力50万吨,形成了集采后分级—冷贮—包装—保鲜—速冻—脱水及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创汇特菜产业链。肉鸭产业已集聚南京雨润、广西桂柳、徐州中意等85家企业,年加工能力2亿羽以上(约60万吨),形成了集种鸭养殖、鸭苗孵化、规模养殖、宰杀分割、熟食加工、羽绒制品、服饰寝具、饲料加工、禽药防疫于一体的生态肉鸭产业体系。2009年11月“中国肉鸭产业高层论坛” 在沛县举办,全国肉鸭产业专家学者汇聚沛县,为沛县打造全国最大鸭业经济圈建言献策,促进了沛县鸭业提档升级。稻米加工已集聚微山湖米业、春光米业等98家企业,年加工能力108万吨。面粉加工已集聚云雪面粉、富林面粉等20家企业,年加工能力45万吨。饲料产业已集聚希望饲料、海阔六和饲料等10家企业,年加工能力81万吨。目前农产品加工产业年加工能力达350万吨,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肉鸭的转化率达100%,蔬菜类转化率18%,果品类(苹果、梨、桃)转化率48%,综合转化率为80%,已提前实现50%转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荣获首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省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省绿色食品产业园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