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财政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20:15: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判断题(2分×10题=20) 1、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 √ )

2、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 )

3、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 ) 4、减税政策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期使用,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 )

5、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种。( × )

6、内债的债权人是指国内的企业与居民。 ( √ )

7、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

8、出口退税制度是一种间接的财政支出( √ )

9、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

10、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 ) √ √ √ √ × √ √ √ × × 二、名词解释(10分×3=30)

1、基金收入:亦称为专款收入或预算外收入,指具有专门用途或对应的支出科目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工业交通部门、商贸部门、文教部门、农业部门、其他部门的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基金预算调拨收入等。

2、公共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与公共财政收入相对应,是公共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它是国家将集中起来的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渠道,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它具体体现在政府对其所掌握的公共财政资金的安排、供应、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反映了公共财政资金的规模、结构、流向和用途。公共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

3、国防支出:指国家预算用于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支出,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以及专项工程支出等。

三、简答题(10分×3=30)

1、国债的发行方法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经历了从80年代的行政分配,90年代初的承购包销,到目前的定向售、承购包销和招标发行并存的发展过程,总的变化趋势是不断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发行方式,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市场化。

(1)定向发售。定向发售方式是指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金融机构等特定机构发行国债的方式,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等品种。

(2)承购包销。承购包销方式始于1991年,主要用于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它是由各地的国债承销机构组成承销团,通过与财政部签订承销协议来决定发行条件、承销费用和承销商的义务,因而是带有一定市场因素的国债发行方式。

(3)招标发行。招标发行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国债的承销商和发行条件。根据发行对象的不同,招标发行又可分为缴款期招标、价格招标、收益率招标三种形式: A、缴款期招标。是指在国债的票面利率和发行价格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按照承销机构向财政部缴款的先后顺序获得中标权利,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 B、价格招标。主要用于贴现国债的发行,按照投标人所报买价自高向低的顺序中标,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如果中标规则为“荷兰式”,那么中标的承销机构改都以相同价格(所有中标价格中的最低价格)来认购中标的国债数额;而如果中标规则为“美国式”,那么承销机构分别以其各自出价来认购中标数额。 由上可见,“荷兰式”招标的特点是“单一价格”,而美国式”招标的特点是“多种价格”。我国目前短期帻贴现国债主要运用“荷兰式”价格招标方式予以发行。 C、收益率招标。主要用于付息国债的发行,它同样可分为“荷兰式”招标和“美国式”招标两种形式,原理与上述价格招标相似

2、请简述国债的功能。 一、国债的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除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作用:

1.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对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定价均产生重要影响。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风险极低的投资工具,这一特性使得国债利率处于整个利率体系的核心环节,成为其他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国债的发行与交易有助于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国债的发行将影响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引起利率的升降。在国债市场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某种期限国债发行时的票面利率就代表了当时市场利率的预期水平,而国债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价格的变化又能够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变化。

2.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结合点:

首先,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998年8月为保证经济增长率达到8%而增发2700亿元特种国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是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唯一合适的工具。国债的总量、结构对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国债规模过小,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就非常有限,不足以使利率水平的变化达到央行的要求;如果国债品种单一,持有者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持有国债比例过大,公开市场操作就很难进行。

3.作为机构投资者短期融资的工具: 国债的信用风险极低,机构投资者之间可以利用国债这种信誉度最高的标准化证券进行回购交易来达到调节短期资金的余缺、套期保值和加强资产管理的目的。

3、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一)供求弹性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因素。因为对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课税能否转嫁,转嫁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求弹性决定的。 (二)市场结构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是有差别的,由此决定了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税负转嫁的情况是不同的。市场结构成为制约税负转嫁的重要因素。 (三)课税范围

课税范围对税负转嫁的影响具有三种情况:一是如果课税的范围较窄,则课税商品的替代性较大,消费者可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而增加其他商品的需求,因而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税负易向卖方转嫁;如果课税的范围较大,涉及到所有同类商品,消费者就难以通过增加对替代品的需求来避让税收负担,则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税负易由买方承担。二是对生产资料课税,特别是对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课税,由于其生产规模变动较难,供给弹性亦小,生产者在税收转嫁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四、论述题(20分×1=20)

1、请论述影响公共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财政收入规模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财政收入概述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二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5896亿元,同比增加3216亿元,增长9.8%;地方本级收入32581亿元,同比增加3931亿元,增长13.7%。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9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8%;非税收入8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主要收入项目:国内增值税增长2.7%,国内消费税增长85.3%(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的增收因素后增长7%左右),营业税增长18.2%,企业所得税增长3.2%,个人所得税增长6.1%,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4.6%,关税下降16.2%,证券交易印花税下降47.9%,车辆购置税增长17.5%。另外,出口退税6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相应减少财政收入。

年份 财政收入总额 增长速度(%) 表一 我国历年财政收入总额以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1978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1132.26 2004.85 2937.10 6242.20 13395.23 16386.04 18903.04 21715.25 26396.47 31649.29 38760.20 51321.78 29.5 22.0 10.2 19.6 17.0 22.3 15.4 14.9 21.6 19.9 22.5 32.4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规模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见表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财政快速增长是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从总体来讲是快于地方的(见表二)。 财政收入总额 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我国财政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不断增长的,年平均增速:“六五”时期为11.6%,“七五”时期为7.9%,“八五”时期为16.3%,“九五”时期为18.7%,“十五”时期为18.7%。2007年财政收入规模比1978年增长了45倍,比1990年增长了17倍,比2000年曾整了3.8倍。79年到07年平均增长14.1%,91年到07年平均增长18.3%,01年到07年平均增长21.2(见 图一,图二)。如此高速的增长与我国经济整体 上升不无关系,在我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史上都是罕见的奇迹!

1978年 1132.3 175.8 956.5 1990年 2937.1 992.4 1944.7 2000年 13395.3 6989.2 6406.1 2005年 31649.3 16548.5 15100.8 2006年 38760.2 20456.6 18303.6 2007年 51321.8 27749.2 23572.6 表二 我国历年中央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一2007年财政收入规模教以前年度增长速度比较 图二 改革开放后财政收入规模平均增长图

搜索更多关于: 财政学 的文档
财政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5jb1uflf9gaib4884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