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专升本”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题 号 得 分 得分 题号 1 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评卷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在表格内。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统分人 复核人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戏谑(xuè) 间(jiān)隙 分蘖(niè) 踉(liàng)踉跄跄 ....B.吮(shǔn)吸 咀(jū)嚼 匹(pǐ)配 泰然处(chǔ)之 ....C.蛮横(hèng) 创(chuāng)伤 可汗(hán) 陨(yǔn)身不恤 ....D.涔涔(cén) 牲畜(chù) 拓(tuò)片 衣衫褴褛(l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戳穿 力挽狂澜 暖昧 食不果腹 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响彻云霄 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 D.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嫉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池州学院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年龄段者伸出魔爪。
C.日本的金融风波一定程度上是以总理大臣为首的政府管理不力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因。
D.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刻苦努力,还要看机遇与环境怎样。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婉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部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5.以下成语出自道家经典的是( )
A.分崩离析 B.退避三舍 C.大相径庭 D.言犹在耳 6.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句的是( ) A.戎狄是膺。(《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B.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晋公子重耳之亡》) C.责我以在位久。(《答司马谏议书》) D.众言同,于是乎书。(《狱中杂记》)
7.下列关于《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公子重耳之亡》选自《左传》,刻画了重耳的性格特点,且揭示了其成长的历程 B.《左传》是一部记事性的国别体史书,“《春秋》三传”之一 C.《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的历史 D.《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整理编订而成 8.以下关于《论语》和《孟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
B.《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内容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孟子》为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著作
D.《孟子》多用欲擒故纵、引人入彀的论辩手法,富于文采,气势充沛 9.《魏其武安侯列传》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的传记,他们是( ) A.窦婴、田蚡和灌夫 B.窦婴、田蚡和韩安国 C.韩安国、石建和灌夫 D.田蚡、石建和韩安国 10.以下与乐府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乐府本来是指音乐官署,后成为诗体名称 B.《陌上桑》是一首著名的汉乐府抒情诗 C.曹操的《短歌行》是乐府旧题诗 D.白居易的《杜陵叟》是一首新乐府诗
11.下列关于王安石及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字介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
B.“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等
C.他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书信体记叙文 D.他的《游褒禅山记》中的褒禅山在今安徽含山县
12.下列关于明清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湖七月半》和《马伶传》的作者都是明初作家
B.《项脊轩志》的作者是张岱,他是明代著名“唐宋派”散文家 C.《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归有光,他以小品文见长 D.《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桐城派古文创始人
13.下列关于中国小说及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只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是“五四”以后才出现的 B.婴宁是蒲松龄的文言长篇小说《聊斋志异》中最成功的狐妖形象 C.《宝玉挨打》一文中宝玉挨打的导火索是贾环的挑唆
D.《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男女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 14.下列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B.余光中是迁居台湾的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2017年12月去世 C.《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秦淮河在苏州
D.《道士塔》表达了作者由敦煌文物被破坏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之感 15.下列关于外国作家作品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论学问》的作者培根是英国19世纪的哲学家、散文家 B.日本作家东山魁夷《听泉》中的“泉水”是人类心声的象征
C.梭罗的《湖光水色》描写了贝加尔湖美丽的风光,表达了作者皈依大自然的心愿 D.英国作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环境科学普及读物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
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 。” 2.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 。”
3.屈原《 》是根据楚地的祭神乐歌再创作而成,《湘夫人》是其中的一篇。 4.《江南春绝句》的作者杜牧,字 ,号樊川居士,是晚唐著名诗人,曾任池州刺史。 5.中国古代的赋按功能分类有骚体赋、散体大赋和 等,王粲的《登楼赋》和江淹的《别赋》《恨赋》都属于最后一类。 6.近体诗的格律要求主要包括对仗、 和押韵。 7.〔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中,“哨遍”是 名,“高祖还乡”是题目。 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开头三句相对,这是词曲中常见的对仗形式,称为“ 对”。 9.说明文的结构方式常用的有总分式、并列式和 。
10.《我们的宇宙图像》的作者斯蒂芬·威廉·霍金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英国物理学家,生于1942年, 年去世。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加点的词的词性或用法以及词义,本
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
2.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公子重耳之亡》) .
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军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
4.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 .
5.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四、翻译题:将每题划线处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3.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答司马谏议书》)
4.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魏其武安侯列传》)
5.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2
分,第3题18分,共40分。 1.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题。
八声甘州
北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柳永词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这首词的上片写了什么景?用的是什么手法?(3分)
(2)“红衰翠减”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1分)
(3)请分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内涵。(4分)
(4)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归思?(1分)
(5)“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反映了柳永词在语言方面怎样的特点?(1分)
2.请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答题。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1)本文揭露了哪个时代的何种现象?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笔法来揭露这一现象的?文中形象描绘这一现象的语句是什么?(4分)
(2)请概括文中三个反面人物的性格特征。(3分)
(3)文章第二段中的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固”、“故”二字反复连用有何作用?(2分)
(4)文章第三段(“前所谓权门者”至“得无厌其为迂乎?”)的主旨是什么?这段文字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表达旨意的方法上有何不同?(3分)
3.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答题。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
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一起唱歌。“335—13·21—12·35312——”,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水、小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地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小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人踹门而入时贴紧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
后来我渐斩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侯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吗?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相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婉惜的美好,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
(1)文章题目中提到的两种“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 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①两种“高贵”分别指 和 。(2分)
②说它们“高贵”是因为 。(不超过15字,2分)
(2)第三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①《自新大陆》: 。(不超过10字,2分) ②《清凉的水罐》: 。(不超过10字,2分) ③《手拉手》: 。(不超过10字,2分)
(3)第四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不超过30字,4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 B.第五段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 C.第六段中“海浪”的比喻意在说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贵与高贵经常相遇。 D.文章最后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应开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
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
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
F.本文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纯真美好的感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六、作文题:本大题6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1.5米高、40厘米宽,基本上,一个正常身高的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要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这正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教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人都是弯腰侧身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是却达到了目的。教师解释说,大门当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都是有着壮观的大门的,或者,有大门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的。
要求:①根据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思想情感健康; ④800——1000字; ⑤不得套作或抄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