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4:44: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答案】80;0.45;乘坐的车

【解析】 : 由汽车的速度表的表盘的指针位置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为80千米/时. 桥长:s=36km,速度:v=80km/h, 所以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 =

=0.45h,

爸爸看到路灯向后退,说明所选取的参照物在向前运动,故可以选取乘坐的车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80;0.45;乘坐的车.

【分析】利用表盘上指针的位置可以确定汽车的运动速度.

根据桥长和车速,利用公式:t= 即可求得汽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结合参照物的选取,即可确定选取的参照物. 三、实验探究题

2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_______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和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________ cm,tBC=________ s,vAC=________ m/s. (4)比较速度大小:vAB________ vAC(选填>,<,=). 【答案】(1)v=;刻度尺;秒表 (2)缓

(3)5.0;1;0.033 (4)<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解析】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v= ,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缓一些. (3)由图知,sBC=5.0cm tBC=15:35:23﹣15:35:22=1s sAC=10.0cm=0.1m

tAC=15:35:23﹣15:35:20=3s 则vAC=

=0.033m/s.

(4)由图知,sAB=5.0cm=0.05m,tAB=15:35:22﹣15:35:20=2s, 则vAB=

vAC=0.033m/s. 所以,vAB<vAC .

故答案为:(1)v=;刻度尺;秒表;(2)缓;(3)5.0;1;0.033;(4)<.

【分析】(1)根据公式v=, 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下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

(3)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sBC为小车在B、C两点前端刻度值之差;tBC由B、C两点的时刻之差求出; 要计算出vAC , 需确定AC的长度和时间,用公式v=计算.

(4)从表中得出小车通过AB的距离和时间,利用v=计算出vAB , 然后与vAC比较可得.

2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0.025m/s,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为________.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2)小车从位置甲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丙为止,通过的距离是________ cm.

(3)小车从位置甲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乙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甲到乙所用时间是________.

(4)小车由甲至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小车由乙至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答案】(1)v= (2)90.00 (3)2s

(4)0.13;0.16 【解析】

解:(1)本实验测量平均速度采用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这个实验的原理是v= ;(2)由图可知,甲到丙的距离,s=90.00cm;(3)由图可知,甲到乙的时间,t′=6s﹣4s=2s;(4)由图知t乙丙=6:10﹣6:06=4s,s乙丙=64cm,s甲乙=26cm, v甲乙=

=

=13cm/s=0.13m/s; v乙丙=

=

=16cm/s=0.16m/s;

故答案为:(1)v= ;(2)90.00;(3)2;(4)0.13;0.16.

【分析】(1)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所采用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原理是速度的计算公式;(2)各段的路程已知,由时钟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两时钟示数之差是物体的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及对应的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 四、解答题

23.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的位置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_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_ m/s. 【答案】(1)乙;路程 (2)10

【解析】 :(1)由图可知,甲、乙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距离比甲长,所以乙的速度快.(2)百米赛跑的路程S=100m,所以平均速度为v= = 路程.(2)10.

=10m/s.故答案是:(1)乙;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2)平均速度可以利用公式v= 来计算.

24.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1)读出小车从A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AC=________ cm.

(2)若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3秒,则小车经过AC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 c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4)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 【答案】(1)10.00 (2)3.3 (3)小

(4)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析】 :

(1)由图知,小车通过AC的路程为sAC=10.00cm; (2)所以小车通过AC的平均速度为vAC=

=

≈3.3cm/s;

(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4)小车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小车所处的高度逐渐降低,其重力势能逐渐减小;但速度越来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1)10.00;(2)3.3;(3)小;(4)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分析】(1)由图读出小车通过AC的路程;

(2)已知AC的路程和小车通过AC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经过AC的平均速度;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4)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a8k6vvab1ujtp7zqyg25ui718xn3018yg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