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数控铣床的购置、运行和维护成本相对加工中心要低,受到很多加工企业的青睐,可是数控铣床没有刀库,不能自动换刀,一个产品只用一把刀就能加工完成的工件非常少,在数控铣床上完成多把刀具加工工件有多种方法:
(1)将每一把刀具出一个程序,缺点是频繁调用程序,程序段比较多的时候,容易出现程序调用错误,造成工件报废。
(2)将所有刀具出一个程序,然后手动修改加工程序,在换刀点增加暂停,主轴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手动更换刀具,手动修改程序容易出现手误,造成程序出错,出现不应该有的加工事故。因此,换刀已经成为了数控铣床提高加工效率的重要瓶颈。
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CAM加工软件+宏程序”相结合的方法,彻底解决了数控铣床换刀中的缺点与不足,基本达到了换刀的安全、方便、快捷。
我们将CimatronE的后置处理文件加以适当的修改,具体方法如下:打开CimatronE软件,打开后置处理NC.ex2文件,找到TOOL CHANGE程序段,如下所示:TOOL CHANGE: IF (QUALIFIER_NAME == “first”) OUTPUT \\J “T”TOOL_NUM ; OUTPUT \\J “M06”; OUTPUT \\J “G90 G57 G0” “ X” X_CURPOS “ Y” Y_CURPOS;
OUTPUT \\J “G43 H”TOOL_NUM “ Z”Z_HOME; OUTPUT \\J “S”SPIN_SPEED “ “ SPIN_DIR; ELSEOUTPUT \\J “M9”;
圆孔内腔加工主要是利用了数控系统的螺旋插补功能G02和G03,这项功能广泛应用于圆孔的各种加工,例如开粗、扩孔、精铣(实现以铣代铰、以铣代镗)等。在内孔粗加工时,当使用性能优良的新型刀具时,如四刃过中心硬质合金涂层铣刀, 由于这类新型刀具本身就设计为在工艺上完全允许垂直向下进给加工,通俗的说就是“刀当做钻头用”。当然如果铣刀当做钻头用,对铣刀的要求必然较高,可通过调整有关参数来改善加工时铣刀的受力及
排屑状况。用于精铣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铣代铰,以铣代镗。下面通过分析圆孔内腔螺旋铣削加工的缺点,改进了走刀方式,优化了加工程序,从而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
OUTPUT \\J “T”TOOL_NUM ; OUTPUT \\J “M06”;OUTPUT \\J “ G90 G57 G0” “ X” X_CURPOS “Y” Y_CURPOS;
OUTPUT \\J “ G43 H”TOOL_NUM “ Z”Z_HOME ; OUTPUT \\J “S”SPIN_SPEED “ “ SPIN_DIR; END_IF;
这是一个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的后置处理程序, 我们将换刀指令“T”、“M06”和刀具长度补偿指令“G43 H”这三句删除。在“G90 G57 G0”中加G6代码。修改后如下所示:TOOL CHANGE:IF (QUALIFIER_NAME == “first”)OUTPUT \\J “G90 G57 G6 G0” “ X” X_CURPOS “Y” Y_CURPOS;
OUTPUT \\J “S”SPIN_SPEED “ “ SPIN_DIR; ELSEOUTPUT \\J “M9”;OUTPUT \\J “ G90 G57 G6 G0” “ X” X_CURPOS “Y” Y_CURPOS; OUTPUT \\J “S”SPIN_SPEED “ “ SPIN_DIR; END_IF;
该后置处理中添加的G6是宏程序的程序名,该宏程序存放在数控铣床的程序寄存器中,该宏程序的代码和作用如下:#100=#100+1IF[#100EQI]GOTO 1 (等于1时运行N1)G91G80G40G0Z100 (取消补偿)#31=#5001 (储存X值)#32=#5002 (储存Y值)M5 M9G90G53Y-500(主轴移动到Y-500处)M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