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的理论与实践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 1:52: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这一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五龙治水”、政资不分、权责不清。具体来说就是:

从横向看,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国有资产实行归口分级管理,管理主体多元化(即产权归财政部管,投资立项权归国家计委管,日常运营归经贸委管,劳动与工资归社会保障部门管,经营者的人事任免权归组织部、大企业工委管,因此被形象地喻为“五龙治水”)。这些都是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主体,各自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由于权力分散、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甚至产生摩擦,形成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形式上谁都代表国家,实际上谁也不能代表国家来行使所有权的职责,致使国有资产管理政策不统一,管理混乱,资产营运效率低下。

从纵向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责不清。国有资产管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中央和地方权责分工不明晰。地方政府不知道哪些该自己管,哪些不该自己管。比如国有股权转让是应由地方政府审批还是由中央政府审批?如果没有事前定好,只是到一些引起争论的事情发生时才考虑这个问题,很容易造成权责不明晰。政府缺乏责任约束,国有资产实质处于无人负责状态。这种状况不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从整体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所有这些都表明,加大改革力度,为建立政资分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全面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的理论与实践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jho4g96w565jb3uu2d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