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小刚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加热时间/min
蜂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
(1)蜂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海波的熔点为______℃。
30.小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她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实验步骤: ① 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m1,如图13甲所示; ② 将瓶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瓶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如图13乙所示; ③ 用量筒测出倒入液体的体积V,图13丙所示。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ρ=______g/cm3。
mL 50 5g 40 30 20 10 20g 10g 10g 0 1 2 3 4 g 5 g 0 1 2 3 4 5 甲
图13
乙
31.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14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
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丙
平行光光源 A 0 c m 10 A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c 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14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__cm;
(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14乙所示,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 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 1______f 2(选填“>”或“<”)。小华在移动光屏时,是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的。
甲 图14 乙 5
32.在做“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被测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15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连线时导线不得交叉);
(2)某同学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明显偏转。他应该检
查______(选填“电流表”、“小灯泡”或“滑动变阻器”)处是否发生断路;
(3)排除故障后,调整滑片位置至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15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S A P S1 B 甲 15 乙 图 3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热敏电阻制作一个简易电子温度计。他们首先测量了该热敏电阻的阻值
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并绘制成如图16甲所示的图像。然后找来一块电压表、一台恒压电源、定值电阻R0、开关和一些导线,按照图16乙所示的电路连接,制作成一个电子温度计。 (1)根据图16甲,该热敏电阻在100?C时的电阻值为______Ω;
(2)被测物体的温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R/Ω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t/℃ 热敏电阻 V S R0
34.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17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发生汽化的水的质量
与水吸收热量的关系。由于水蒸汽的质量难以测量,因此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功率恒定的电加热器使保温杯内的水沸腾,持续加热使水不断汽化,用电子天平测量水和保温杯的质量m,同时用秒表测量加热时间t,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电子天平示数m/g 500 487 474 461 448 435 422 由此可初步总结出电子天平示数m与加热时间t的关系式为:m=______。
图甲 16 乙
小孔 绝热盖 电加热器 保温杯 电子天平 支架
水 电源线
图17
6
35.小明想利用一块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R′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
并按照图18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以下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表达式:
(1)断开开关,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为R1,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和R1; (2)断开开关,______;
(3)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可得电阻Rx阻值的表达式Rx=______。
Rx R′ A S
36.小东把一块橡皮泥捏成小碗的形状,开口向上轻轻放入水槽里的水中,小碗漂浮在水面上。再把这块
橡皮泥捏成小球状放入水中,小球沉入水槽底部。于是他得出结论:物体的形状改变,放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一定改变。只使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东的结论不正确。 (1)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小东的观点不正确。
37.实验桌上有以下实验器材:6个形状相同、但质量和表面粗糙程度都不同的长方体(两端有挂钩),
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请使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成正比”。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图18 7
五、计算题(共13分,38题6分,39题7分)
38.如图19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开关S3始终闭合。闭合开关S1、断开开
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M时(图中未标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M,电流表的示数为I1,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M为0.4W。保持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N时(图中未标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N,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1,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N仍为0.4W。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仍置于位置N时,电压表的示数变为U2。已知I1:I2=2:1,U1:U2=7:9。求: (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M与RN之比; (2)定值电阻R1与R2的阻值之比;
(3)改变开关状态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路的电功率最大,求出电路的最大电功率。
V P R1 S1 R2 S2 S3 图19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