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乳糖酶缺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22:11: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乳糖酶缺乏

周立娜

【摘 要】乳糖酶存在于小肠黏膜吸收细胞的刷状缘内,主要作用是使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在乳糖的消化、吸收中起作用.乳糖酶缺乏是指小肠黏膜刷状缘乳糖酶数量不够或活性低下,如乳糖酶缺乏仅引起乳糖吸收障碍而无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吸收不良;如还伴随腹胀、腹痛、腹泻、肠鸣和排气过多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不耐受.现就乳糖酶缺乏分型、流行病学、基因多态性、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综述如下.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12(027)006 【总页数】3

【关键词】乳糖不耐受;乳糖酶;乳糖操纵子

乳糖酶存在于小肠黏膜吸收细胞的刷状缘内,主要作用是使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在乳糖的消化、吸收中起作用。乳糖酶缺乏是指小肠黏膜刷状缘乳糖酶数量不够或活性低下,如乳糖酶缺乏仅引起乳糖吸收障碍而无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吸收不良;如还伴随腹胀、腹痛、腹泻、肠鸣和排气过多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不耐受。现就乳糖酶缺乏分型、流行病学、基因多态性、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综述如下。

1 乳糖酶缺乏分型

乳糖酶缺乏可分为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原发性(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为出生时乳糖酶活性即缺乏或低下,此类罕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随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

逐渐下降或消失,属于生理性乳糖酶下降。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细胞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如感染性腹泻、肠道手术、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营养不良、腹部放射线照射等。

2 乳糖酶缺乏的流行病学

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酶缺乏,大部分人乳糖酶活性持续至2~15岁,随年龄增长降至成人缺乏乳糖酶的水平。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北欧、西欧发病率最低,如丹麦和瑞典发病率为1%~3%,北美洲、东南亚及大洋洲的土著人发病率最高,接近100%[1]。中欧9%~23%,黑种人和北欧犹太人为60%~80%,美洲印第安人80%~100%,美国白种人6%~22%,亚洲95%~100%[2]。中国3~5岁、7~8岁和11~13岁儿童中,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7.6%和87.8%,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2.2%、32.2%和29.0%[3]。对腹泻婴幼儿的调查发现,3岁以内婴幼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62.5%[4]。在迁延性腹泻及慢性腹泻中,乳糖不耐受者达63.0%~82.8%,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5]。

3 乳糖酶基因多态性

乳糖酶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长臂(2q21),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编码的乳糖酶又称β-半乳糖苷酶,为一条多肽链,上面有乳糖酶和根皮苷水解酶的作用位点,并通过羧基末端的一段疏水氨基酸序列连接在肠黏膜微绒毛膜表面。乳糖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受多种因素调控,在近端小肠表现为转录水平的调控,在小肠中段表现为翻译水平的调控,在远端回肠则表现为转录后调控[6]。乳糖酶有多种突变类型,不同的突变类型对乳糖酶基因活性产生不同影响。研究表明,乳糖酶基因及其上游的一些多态位点与不同地

区的发病密切相关,有些位点甚至可作为特定人群的初步筛查指标。现已发现乳糖酶基因有18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但已知与乳糖不耐受相关的位点数量有限。Enattah等[7]提出LPH 基因上游 C/T-13910和 G/A-22018变异型是乳糖酶缺乏的基因标志物。对数百个肠黏膜活检的分析表明,基因型C/C-13910与乳糖酶活性呈负相关,而基因型C/T-13910和T/T-13910与乳糖酶活性呈正相关。Tishkoff等[8]发现-14010G>C、-13915T>G和-13907C>G与非洲人群乳糖耐受有关。在西亚,-13915G与乳糖耐受高度相关,该位点可作为该地区乳糖耐受情况的初步筛查依据[9]。

4 乳糖酶缺乏的临床表现

因肠道乳糖酶缺乏,食物中的乳糖在小肠内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滞留于肠腔内,使肠内容物的渗透压增高,体积增加,肠排空加快;同时,乳糖在小肠下段、结肠中细菌作用下发酵生成甲酸、乙醛、吲哚、短链脂肪酸等潜在的毒性成分和氢气、CO2和甲烷等气体,短链脂肪酸使渗透作用加强,促进腹泻发生,乳糖酶缺乏患者临床上可出现腹胀、肠鸣、腹痛、腹泻、排气增多等肠道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疲乏无力、肌肉和关节疼痛、各种过敏反应(如湿疹、哮喘)等。由于乳糖酶缺乏,乳糖吸收障碍,婴幼儿可有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在老年人常见骨质疏松。

5 乳糖酶缺乏的实验室诊断

5.1 口服糖耐受试验 口服一定量乳糖试餐后,若血糖值升高不明显可间接反映乳糖酶缺乏,该试验特异性差,且需多次采血化验,近年来已较少应用。 5.2 粪便pH检测 乳糖酶缺乏时,未被消化吸收的乳糖在结肠细菌作用下产生

搜索更多关于: 乳糖酶缺乏 的文档
乳糖酶缺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ru44o6ie4uc568cqjj1x2cx44e3501af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