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的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9:18: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

科(教)研课题申报、评审书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 课 题 名 称: 开发与整合利用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沈中健 负责人所在单位: 泰州市实验小学 申 报 日 期: 2009.2.20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委会 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9年 2 月 20 日

填写说明

1、 申报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的单位或个人,均需填写此表。 2、 “项目类别”分“重点”、“立项”两类。“项目类别”和“编号”由研究所统一填写,

申报人无需填写。

3、 本表要求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如实地填写。 4、 具体填写说明见《申报指南》。

5、 本课题《申报、评审书》复印有效。

6、 本课题《申报、评审书》一式2份,申报人自己留存一份,另一份寄交我所。 7、 课题《申报、评审书》的“立项”、“评审”等工作,由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具体操作。地址:南京金城花园10号501室,邮编:210003,联系人: 王萍 025—58592321 (江苏省) 周彦 025—58592311 (其他省份), E—mail:

1 / 10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主题单元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其次,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使语文学习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实行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有机整合,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年级,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再次,尽管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苏教版教材亦是。但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进行单篇教学,割舍了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走向僵化。主题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发挥教师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平台。主题单元教学,让学生样历生活感受、发现问题、实践体验、探究问题、建构认识、迁移应用,有得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单元主题教学相对于原有的逐篇、逐章的学习而言,更具挑战性。原有的教学目标落实时间相对较短、较细,在教师心目中更显得稳扎稳打,犹如学步,迈小步总比迈大点更显稳当。更重要的是考试评价制度的存在,许多教师只走应付“近忧”的捷径,无心为学生的将来“远虑”,对主题单元教学也就持观望态度。 也有不少教师已经在尝试主题单元教学,但显得目标意识不强、综合性不够,整体性与实践性仍然严重欠缺。其实问题在于,教师本身对主题单元教学本质认识还不十分清晰,对主题单元的解读仍然不够深入。主题单元教学需要教师拥有对文本较强的解读能力,对同一主题内容的综合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拓展能力。这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除此之外,还需投入大量的精力与物力。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无疑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态度形成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很多教师仍然没有从“教教材”走出来,走向“用教材”教,仍然没有树立起强烈的资源意识,不能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开发利用教材中可以整合的资源,注意教材单元主题下各部分内容的相互支持与联系。 此课题研究的创新价值在于,结伴一些课程意识与教学能力较强又能吃苦耐劳的一线教师,从主题单元文本解读入手,坚定用教材教的资源意识,开发主题单元中可利用教学资源,包括单元共同教学资源与单元篇目教学资源,继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将主题单元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是资源内部的整合,也可以是与外部可链接资源的整合。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细读文本的能力,把握苏教版教材的特点,明确各年级段课程目标,探索出有效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的策略方法,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成员主要由一些自主发展意识较强的老师构成。将独立学习、研讨与小组集体交流学习研讨相结合,通过实验班跟踪实验,采用理论学习法、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扎实按计划展开研究。 2 / 10

拟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 1、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内容与取向的研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课标”削枝强干、以简驭繁,提出了“识、写、读、背、说、习”的语文学习“六字诀”,固本培元,着力为学生夯实语文基础。为了凸显语文学习目标,编者在每个单元为孩子提供了符合孩子语言多维建构需要的、丰富多元的、文质兼美的精品课文3-4篇;每课课后,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3-4道练习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每个单元练习也突出了综合性,设计新颖,语言活动,板块清晰,与孩子生活很是贴近;此外,还有每单元习作的安排、精美的配图、好书推荐、名人知识卡片等,构建了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便教利学的立体的语文教材体系。在这个立体的体系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正确把握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清楚各单元教材中可挖掘的有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提升的资源类型与形式,如适合积累的资源、语感培养资源、思维训练资源、人文教育资源、审美教育资源、写话习作训练资源、阅读能力训练资源、交际能力培养资源、可拓展知识视野的资源等。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开发取向是多方面统筹考虑的,包括主题单元教材编排意图、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要求与阶段目标、小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特点等。 2、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开发步骤与方法的研究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内容是多样的,形式是丰富的,开发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对教师解读课程标准的能力,解读教材的能力,解读学生个性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是复杂的。课程教学目标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及课程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同样也决定了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首先要从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解读开始。其次,要深入细致地解读主题单元文本,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尽可能地挖掘出所有可能利用的教学资源。第三,根据新课程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教材编排意图、学生需要等,筛选待用教学资源。 3、整合利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策略的研究 开发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服务,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将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并付诸课堂实施还需要一种过程,这便是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与利用。改变原来一课一教的做法,树立整体教学观,统盘考虑,整体设计。尝试寻找一条资源线索,并对教材内容的顺序安排作适当调整、排列,使同一主题内容下的各部分教学内容都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点,相互支持,互为资源,形成合力。根据主题教学需要,探索内外联结点,拓展主题内容,加强主题内容与学生经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经验策略,在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与构建以“整体导读——部分感悟——整体回顾”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我们认识,通过此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细读文本的能力,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并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熟识把握苏教版教材的编排特点。能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资源意识,提高教师课程资源整合能力,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观念,改革自身课堂教学。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习惯,以及语言品位、语言习惯行为等等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基础 课题组负责人近五年承担如下教科研项目: 2006年与陈勇梅老师一起申报研究所《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课题获立项,3 / 10

正在准备结题材料。 主要研究成果有: 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发表作品300余篇,指导学生发表作品20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了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影响教师的101个教育案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作文:小学生习作资料培训包》、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读本》等书籍。 参考文章: 《对“主题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 陈晓波、刘彩祥、郑国民 《人民教育》2005年15、16期合刊 《新课程下开展主题单元教学的策略初探》 徐赛萍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李冲锋 《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8期 三、研究计划

1、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序号 1 研究阶段 预期达到的目标 (起止时间) 确定研究人员,成立课准备阶段 题研究组织,制定研究(2009、2——2009.3) 方案。 解读课程标准,研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点理论学习阶段 相关论述,学习有关小(2009.3——2009.4) 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理论, 制定具体研究计划,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课题研究。完成小学语文主实施阶段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开(2009.5——2011.2) 发内容与取向,步骤与方法,整合利用策略的研究。 及其形式 课题设计 研究计划 阶段成果名称承担人 牟文娟 2 学习心得 课题组所有成员 2 理论学习心得 优秀解读集 主题单元课堂教学案例 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汇总(分册分单课题组所有成员 4 / 10

元) 其它 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总结提炼研究经验,汇总结阶段 编优秀论文,汇总优秀(2011、3——2011、7) 课例、典型个案汇、优秀课堂实录、精彩解读文稿,总结课题组研究情况,准备接受成果鉴定。 3 优秀论文集 终期研究报告 刘飞 课题组成员

2、 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提高教师细读文本的能力,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并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熟识把握苏教版教材的编排特点,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资源意识,提高教师课程资源整合能力,改革自身课堂教学,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承担人 1、与课题相关论文集锦 2、优秀解读集 3、课题研究报告 4、主题单元课堂教学案例 5、优秀教学设计 6、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汇总(分册分单元) 7、其它 刘飞 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完成时间:至2011.7完成,历时两年半。 四、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5 / 10

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经费保证、图书资料、电教和多媒体设备等科研条件与手段。 沈中健老师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在区、市、省级执教公开课,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类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参与国家级课题《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已结题。 所有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有的独立主持区市级课题研究,有的参与省市区级课题研究,研究过程中表现主动积极,有较好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所有课题组成员都对文本细读课读非常感兴趣,有着较强的主动发展意识,愿意投身于艰苦的课题研究之中。 同时,学校全体领导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均予以大力支持。鉴于以上良好的主、客观条件,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来实施《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的目标与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探索。 五、推荐人意见

6 / 10

课题负责人如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须由两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等,并说明该项目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推荐人姓名 研究专长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推荐人姓名 研究专长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7 / 10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8 / 10

1、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审核意见主要包括: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要的时间及必要的设备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课题组主要负责人爱岗敬业,曾主持、参与过多项课题的研究实施,并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具有较高的主持课题研究的能力。其它课题组成员也参加了相关课题的实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参加教科研的强烈欲望,也具备参加教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作为学校,完全支持该项课题的开展,同意该课题向上级部门申报。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2、 9 / 10 专家组评审意见:

六、评审意见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江苏教育出版社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和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2009年2月 20日

10 / 10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w9d8el7d4yj364q360565jb3urvy0111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