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井网调整方法研究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8:37: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5章 总结 第36页

第5章 结论

1. 特低渗油藏的储层特征为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孔喉细小、溶蚀孔发育,粘土发育,裂缝发育。

2. 具有裂缝(天然或人工)的低渗透油藏井网系统与裂缝系统的合理配置关系是注水井排沿裂缝方向布置,即:正方形五点法-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夹角为 0°;正方形反九点-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夹角 45°;七点井网-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夹角 0°。

3.井网与裂缝配置矛盾区域表现为:原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对大多区块能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有 25%的油层难以有效驱动、井排方向与裂缝走向存在一定夹角,加剧了储层油水运动的不均匀。

4.东 160 断块的最优加密方案为:相邻油水井排中间加两排,形成大井距小排距的线状注水;升 371 断块的最优加密方案为:三角形重心加密,水井排油井及列井转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37页

参考文献

[1] 刘尉宁.地下水动力学[M]. 北京: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1964. [2] DyosA.B.,B.H.caudle, R.A.Erickson. Oil Production after Breakthrough has Influenced by Mobility Ratio[J].Trans.AIME.1954.201.81.

[3] 苏·克雷洛夫.油田开发科学原理[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56. [4] Christman R.C., Modeling the Efforts of infill Drilling and Pattern Modification in Discontinuous Reservoirs[C].SPE paper 27747.1995. [5] 齐与峰.注采井数比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1) :52-54.

[6] Tong xianzh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and Susceptibility of Pattern Type Water-Injection Well-Injection Well Network from Viewpoint of Balanced Water Floods[C].SPE paper 10567.1983 [7] 陈元千.不同布井方式下井网密度的确定[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13(1):60-62.

[8] 余启泰.计算水驱砂岩油藏合理井网密度与极限井网密度的一种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13(4):49-54.

[9] 齐与峰.注采井数比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1) :52-54.

[10] 郎兆新.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问题-五点法面积井网[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6):50-55.

[11] 周锡生等.低渗透油藏井网合理加密方式研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J],2000,19(5):20-23.

[12] 熊国荣等.应用干扰试井资料确定文北块合理注采井网[J] .断块油气田,2000,7(4):38-40.

[13] 彭长水等.注采井网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J].新疆石油地质,2000,21(4):315-317.

[14] 马洪涛.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开采阶段井网调整与挖潜措施[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5):56-58.

[15] 许洪东.窄小砂体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研究[J] .世界地质,20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38页

20(2):148-154.

[16] 袁向春.杨凤波.高含水期注采井网的重组调整[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5):94-96.

[17] 刘利梅,马传忠,杜兰香,等. 陈红涛.孤岛油田东区行列式井网井排间剩余油潜力分析[J] .国外油田工程,2003,19(4):68-69.

[18] 刘子良,魏兆胜,陈文龙,等.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合理注采井网[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4):85-88.

[19] 陈正茂,熊钰,青春.油田注水开发后期井网加密技术的经济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27(3):73-77.

[20] 王家宏.多油层油藏分层注水稳产条件与井网加密调整[J].石油学报,2009,30(1):80-83.

[21] 冯文光, 葛家理. 单一、双重介质中非定常非达西低速渗流问题[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3,12(1):2~15.

[22] 黄德利.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研究及应用[D].大庆,大庆石

油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39页

致谢

在此感谢辛勤指导我毕业设计的***老师以及***师姐,他们在这几个月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开始的选题,到中期的文献翻译,尤其是进行论文相关试验过程中对我的耐心讲解与指导我完成试验,以及论文撰写过程中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教导。所有的这一切都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大学中学习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也熟识了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同时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井网调整方法研究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yb17i88n9acj39pw5k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