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特低渗油藏的井网调整方法及应用 第20页
这种井网加密调整模式的原则和政策就是油井排井间加密并将裂缝方向油井转注形成线性注水(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夹角 22.5°)或排间加密并转成线性注水井网(近平行裂缝)。适用于初期采用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夹角在 20°30°之间的正方形反九点的低渗透油藏。
3)加密调整模式 3: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夹角 45°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加密调整模式,见图4-4。
图4-4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夹角22.5°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加密调整模式
这种井网加密调整模式的原则和政策就是将裂缝方向油井转注形成线性注水或油井间加密并转成线性注水井网。适用于初期采用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夹角在 45°左右的正方形反九点的低渗透油藏。 4.3加密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4.3.1东 160 断块加密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东 160 断块加密调整思路:由于水井排油井见水快,油井排油井注水受效差,目前的 300 米排距不能形成有效驱动,下步调整应以克服启动压力梯度,形成有效驱替系统为重点,从缩小油水井井距和排距以及转变注水方式为线性注水两方面设计加密方案。根据东 160 断块原井网部署特点及其动态特征,为了优化井网加密调整方案,共设计了 4 个加密调整方案:
方案 1:井网中心加密油井,水井排油井转注,加密油井含水 60%后陆续转注。该方案加密油井投产后,水驱前沿很快推进到加密井井底,导致加密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而油井排周围流场基本没有变化,油井仍然保持加密前的生产态势。加密井水淹后,转注加密井,形成接力驱
第4章 特低渗油藏的井网调整方法及应用 第21页
替,渗流流场发生巨大变化,原水井排采取周期注水,保持高压带,油井排降低井底流压,形成有效驱替系统。
该方案共布加密油井 49 口,加密后油水井总数为 123 口,其中采油井 90 口,注水井 33 口,井网密度为 19.5 口/km2,单井控制地质储量 3.64 万吨,加密后油水井数比2.73:1,加密油井转注后油水井数比 0.56:1。该方案缺点是后期注水井数多且形成两排油井夹三排水井的不利情况。
图4-5东160断块加密示意图(方案一)
第4章 特低渗油藏的井网调整方法及应用 第22页
图4-6东160断块加密井位图(方案一)
方案 2:井网中心加密油井,水井排油井转注,油井排油井间隔一口转注,其它井高含水后再陆续转注,根据压力情况进行周期注水。
该方案共布加密油井 49 口,转注老油井 14 口,油水井总数为 123 口,其中采油井84 口,注水井 39 口,井网密度为 19.5口/km2,单井控制地质储量 3.64 万吨,加密初期油井排油井间隔一口转注,油水井数比 2.15:1;后期 22 口老油井高含水后再陆续转注,形成一排油井一排水井的线性注水井网,油水井数比 1.02:1。
第4章 特低渗油藏的井网调整方法及应用 第23页
图4-7东160断块加密示意图(方案二)
图4-8东160断块加密井位图(方案二)
方案 3:原油水井排中间偏离井网中心加密,水井排油井转注,油井排油井间隔一口转注,其它井高含水后再陆续转注。该方案共布加密油井 90 口,转注老油井 14 口,油水井总数为 164 口,其中采油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