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课后习题详解(第14讲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4:53: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14讲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二手车的质量q是服从于下列均匀分布的

q~u?t,z??t?0?

3证明:如果卖主和买主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1?M?qn和u2?M?qn,预算约束分别为

2y1?M?p?n和y2?M?p?n,那么:

(1)当市场价格为p时,平均质量必为:

???t?p??p?t?

22(2)市场不会彻底萎缩。

(3)与信息完全相对照,关于q的信息不对称使交易缩小了多少?使买卖双方的利益损失了多少?

证明:(1)卖主的效用函数为u1?M?qn,其中q对于卖主来说是确定的,因此,将卖主的预算约束代入效用函数之中可得:

u1?y1??q?p?n

?1?1??当且仅当q?p时卖主才不会将车卖出,因此,一定有q?p,此时n?0,即出售二手车。因此有:

p?t?p?t? 2(2)把卖主的预算约束y1?M?p?n代入他的效用函数中,就有:

??Eq?u1?y1??q?p?n

当且仅当出售汽车可以带给他更高的效用时,卖主选择出售汽车,即:

y1??q?p?n?y1

从而解得p?q,即市场价格不低于汽车质量时,卖主会出售汽车,这就意味着,当对于给定的市场价格p,只有质量低于p的汽车会出售。

?3?把买主的预算约束y2?M?p?n代入他的效用函数中,就有u2?y2??q?p?n,由于买

2??主不清楚市场上每辆汽车的具体质量,所以他只能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即:

?3?Eu2?y2????p?n

?2?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这里??E?q?。当且仅当买车可以带给他更高的效用时,买主购买汽车,即:

?3?y2????p?n?y2

?2?3其中??E?q?。从而得到p??,这就意味着买主的保留价格不会高于市场上汽车平

2均质量的1.5倍。

下面来求解市场均衡,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z?3t时,假设均衡时市场上汽车的质量服从U?t,x?,那么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为t?x3t?x3,此时买主的保留价格为?=?t?x?,均衡时,买主的保留价格必然等于市场上2224最好的汽车的质量,即:

x?3?t?x? 4解得x?3t。

所以均衡的结果是:市场上质量位于区间?t,3t?上的汽车都会被出售,而每辆车的成交价格位于区间?t,3t?。

②z?3t时,此时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为

t?z,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为: 23t?z3???t?z? 224特别地,此时不等式

3?t?z??z成立,这就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超过了市4场上最好的汽车的质量,所以均衡的结果是:市场上所有的汽车都会被出售,而每辆车的成?3?交价格位于区间?z,?t?z??。

?4?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市场不会萎缩。

(3)当z?3t时,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交易规模比信息对称市场减少了z?3t,此时买主和卖主的总剩余为:

2?t?3t?q?dq?2t 3t1?3?较之信息对称市场上买主和卖主的总剩余?tz?q?q?dq??z2?t2?,信息不对称市场上

4?2?买主和卖主的总剩余减少了

12z?9t2?。 ?431?z?t??z?t???tzqdq??z2?t2?,和信息44z?3t时,交易规模不变,买卖双方的总剩余

对称条件下总剩余相同。

2.假定二手车市场上的质量服从?0,2?上的均匀分布,但卖主与买主一样不知道产品质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量。如果卖主和买主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1?M?qn和u2?M?qn,预算约束分别为y1?M?p?n和y2?M?p?n,请证明:市场均衡时有p?0,q?0,并且不存在逆向选择。

证明:在双方都不知道二手车的质量的情况下,买主的效用函数与以前一样:

?3?Eu2?y2????p?n

?2?3要使得买主买车,即n?1,必须有:??p。

2卖主的效用函数为:Eu1?y1????p?n,要使得卖主卖车,必须有:??p,此时n?0。 3所以有:??p??。

2?3?因此均衡时,每辆车的市场价格介于区间??,??上,并且市场上所有的车都会被出售。

?2?

3.在萨洛普与斯蒂格茨一时期的质量模型中,如果

?p?c1??1???c0

证明:在均衡时,只有无信息的那部分消费者才会购买;而垄断的供货者则在高质量与低质量之间随机选择。

证明:(1)萨洛普与斯蒂格茨一时期的质量模型

设在一时期内,已有?部分的消费者完全获知了商品的信息,?为外生。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为:

u??s?p

对于?这一部分消费者来说,当他们发现s?1(质优)时,就愿意付p??去购买;当他们发现s?0,就不会买,另外(1??)部分的消费者只有当他们购买了商品之后才能知道商品质量。因此,有信息的群体只有当他们知道s?1时才购买。假定垄断者的索价p??0,??,如果有信息的人群?买了,那一定表示该物是优质品,所以成本c?c1,垄断者

从?群体上获得的利润为:

?1????p?c0?(如果他提供了劣质品)

可知当且仅当:

p?c1??1????p?c0?

即:

?p?c1??1???c0

时,垄断者才改进质量,s?1。

(2)如果?p?c1??1???c0,这说明厂商通过提供次品得到的利润大于通过提供正品得到的利润,因此知道消息的消费者就有理由相信厂商提供的产品是次品,因此他们不会购买。不知道消息的消费者则由于不知道厂商提供的产品是次品,因而继续购买。

对于垄断的卖者来讲,由于他可以通过提供次品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他就会有动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机去欺骗消费者,向市场提供次品。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完全丧失掌握信息的那部分消费者,因此,厂商又有动机提供正品。所以,在均衡时,只有无信息的那部分消费者才会购买;而垄断的供货者则在高质量与低质量之间随机选择。

4.工人或者具有高能力(H),或者具有低能力(L)。一项高质量的教育(e)能够提高工人们的生产率(y);高能力的人受了此项教育之后的生产率为:y?H?de;低能力的人受了此项教育之后的生产率为:y?L?de。假定学费与教育质量无关,所以我们抽象掉学费。为了获得这项教育,低能力(L)的人要承受的非货币的成本为C?e??e;而对高能力(H)的人来说,该成本为C?e??ke,0?d?k?1。对工人的报酬是W?C?e?;而企业则获得:y?W。

如果企业不知道工人们的生产率。只有工人知道自己的生产率,企业则只有把受教育当作信号来辨别H或L。

假定企业相信,只有H型的工人才会选择e?e*的教育,而L型的工人则只会选择e?e*的教育,那么,e*值应等于多少才合适?(编者注:本题应当加上“企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这一条件。)

解:由于高能力的人为企业带来的贡献为y?H?de,因此,企业给他的报酬为y?H?de;同时,低能力的人为企业带来的贡献为y?L?de,因此,企业给他的报酬为y?L?de。

由于e*将H、L两类工人区别开,所以,均衡的工资计划为:

???H?de e?e W?????L?de e?e对L型的工人而言,他若选择e?e*,则意味着e?0,因为e?0时,L?de-e?L;同

理,对H型的工人而言,e?e*则意味着e?e*,因为当e?e*时,H?de-ke?H?de*-ke*。

此外L型的工人不选择e?e*是因为:L?H?de*?e*; H型的工人不选择e?0是因为:H?de*?ke*?L;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e*的合理区间为:

H?LH?L。 ?e??1?dk?d

5.目前我国商品房交易中普遍存在着对商品房质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即房地产开发商对商品房质量的了解程度远比购房的居民多。

(1)假定买卖双方对商品房质量都有充分的了解,试作图说明高质量房和低质量房的市场供求状况。

(2)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试作图分析高质量房和低质量房的市场供求变动情况。 (3)根据经济学原理,简要讨论如何解决我国商品房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

解:(1)如图14-1所示,其中SH和SL分别表示高质量和低质量商品房的供给曲线,DH和DL分别表示高质量和低质量商品房的需求曲线,高质量商品房的供需平衡点为A,低质量商品房的供需平衡点为B。由图14-1可知,高质量的商品房在价格和需求量上都超过低质量的商品房,此时市场上主要是高质量的商品房,低质量的商品房难以对高质量的商品房的供给产生威胁,因为此时买卖双方对商品质量都有充分的了解,因而低质量的商品房竞争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力不如高质量的商品房。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图14-1 信息对称条件下商品房市场的均衡

(2)如图14-2所示,其中SH和SL分别表示高质量和低质量商品房的供给曲线,DH和DL分别表示信息对称情况下高质量和低质量商品房的需求曲线,D表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商品房的需求,这时对两种质量的商品房的需求是相同的,因为消费者不能区分高质量和低质量的房子。高质量商品房的供需平衡点为A,低质量商品房的供需平衡点为B。对比可知,高质量商品房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都下降,而低质量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都有所上升。可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低质量的房子把高质量的房子挤出了市场。

图14-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品房市场的均衡

(3)我国商品房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①建立第三方中介机构来专门负责信息披露,并且可以作为业主的经纪人直接与开发商谈判。

②建立专门的政府监管机构来负责信息的搜集与披露,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③在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购买合同上规定一个长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约束双方的行为来达到一个共同承担风险的机制。

④在房地产广告方面,规定新闻媒介要对虚假的房地产广告负责,使新闻媒体成为虚假房地产广告的一道防火墙。

6.一个消费者的初始收入为I,如果发生事故,他会损失L,设出现事故的概率为?;不发生事故的概率为1??。消费者在不发生事故时不会有损失。消费者是严格厌恶风险的。保险公司是风险中立者。他要求消费者在投保时付费为p,但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赔偿s。

(1)写出投保人的EU;写出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 (2)如果保险公司要选择s与p,来确保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max?p?s??

s,p应该满足投保人什么样的“约束”?

(3)解由(2)列出的数学规划,证明最优赔偿金s应满足:s?L。

解:(1)假设投保人的效用函数为??x?,这个效用函数呈凹性(因为消费者是风险回避的),即???0,???0,则他的期望效用为:

EU????I?p?L?s???1?????I?p?

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为:

E????p?s???1???p?p?s?

(2)如果保险公司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它的保险计划至少要使投保人的境况和不投保时一样好,即:

EU?p,s??EU?0,0?

也就是:

???I?p?L?s???1?????I?p?????I?L???1?????I?

整理得:

???I?p?L?s????I?L???1?????I?p????I??0

(3)保险公司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max?p?s??s,ps.. t???I?p?L?s????I?L???1?????I?p????I??0

构造这个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

??p?s?????1?????v?I??v?I?p???????v?I?L??v?I?L?p?s????

一阶条件为:

???1???1???v??I?p????v??I?p?s?L??0 ① ?p????????v??I?p?s?L??0 ② ?s由②式得到:

1?????I?p?s?L?

代入①式中,就有:

1?????I?p?

综上就有:

???I?p?s?L?????I?p?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又因为??????0,这说明?????严格递减,所以I?p?s?L?I?p,即s?L。

7.福格小姐计划花10000美元去旅行。她的效用函数形式为u?Y??lnY。她在旅行中丢失1000美元的可能性为25%。福格小姐相当愿意为了防止在她的环球旅行中有25%的概率丢失1000美元现金而去买保险。假如买了这种保险的人在管理现金方面都趋向于变得更粗心,那么,他们丢失1000美元的概率就会上升到30%。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公平保险费率是多少?福格小姐现在会买保险吗?

解:由于福格小姐购买保险后变得更加粗心,所以实际的公平保费为:

1000?30%?300(美元)

在这样的保费下,福格小姐购买保险的期望效用就是:

0.3ln?10000?1000?300?1000??0.7ln?10000?300??ln9700?9.17988

而她不购买保险的期望效用为:

0.25ln9000?0.75ln10000?9.184

可见购买保险的期望效用要比不购买保险的期望效用低,所以福格小姐会选择不投保。

8.本讲第4节研究了费用分担的健康保险政策,并且表明风险厌恶者会愿意购买全额保险。然而,假定买了费用分担保险的人会更好地照顾他们自己的键康,这样,他们在生病时所遭受的损失就由10000美元下降到7000美元。现在,费用分担保险的公平价格实际上会是多少?与全额保险相比,一些人会偏爱费用分担保险,这是可能的吗?什么会决定个人是否会有这种偏好?(对于本题,只用图形来说明就可以了。)

解:(1)假设某风险厌恶者生病的概率从?下降为??,生病给此人带来的损失为L。投了费用分担的健康保险后,由于更注意照顾自己的健康,所以生病的损失下降为L?。因此公平的保费应当按照损失L?来制定,即p???L??7000??。

(2)与全额保险相比,一些人可能会偏爱费用分担保险,如图14-3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生病时消费者的收入,纵坐标表示健康时消费者的收入,由于公平的保费使得消费者无论生病与否都可以获得相同的收入,因此公平保费位于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图14-3 消费者偏好于费用分担保险

(3)个人是否偏好于费用分担的保险取决于其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比如在图14-4中,消费者面临和图14-3中的消费者相同的保险,但是由于偏好不同(即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图14-4中的消费者偏好于公平保险。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图14-4 消费者偏好于公平保险

9.蓝眼睛的人会比棕眼睛的人更容易丢失他们的贵重手表。具体地说,蓝眼睛的人在一年之内就会丢失他们100美元的手表的概率为80%,而棕眼睛的人同样的概率却只有20%,蓝眼睛的人和棕眼睛的人在人口中有同样的代表性。

(1)如果保险公司假定蓝眼睛的人和棕眼睛的人具有同样的可能去买手表丢失保险(即保险公司的保险以0.5的概率被蓝眼睛的人购买,以0.5的概率被棕眼睛的人购买),实际上公平的保险费率会是多少?

(2)如果蓝眼睛与棕眼睛的人有对数效用—财富函数,并且每个人当前的财富都是10000美元,那么,这些人会不会以(1)中的保险费率购买手表保险?

(3)给定(2)的结果,能否正确计算保险费率?它应该等于什么?每一类型的人的效用会怎样?

(4)假定保险公司对蓝眼睛的人和棕眼睛的人要收不同的保险费率。这些人的最大化效用与(2)与(3)中所计算的效用相比会怎样?(该问题是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的例子。)

答:(1)公平保费是使得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为零的保费,由于保险公司认为投保人中,蓝眼睛的和棕眼睛的各占一半,所以公平保费p就应当满足:

0.5???0.8??p?100??0.2?p???0.5???0.2??p?100??0.8?p???0

解得p?50。故实际上公平的保险费率是50/100?50%。 (2)购买保险的人的期望效用为ln?10000?50??9.2053。

对于蓝眼睛的人而言,不购买保险的期望效用为0.8ln9900?0.2ln10000?9.2023;

对于棕眼睛的人而言,不购买保险的期望效用为0.2ln9900?0.8ln10000?9.2083。 因此,蓝眼睛的人会购买保险,而棕眼睛的人不会购买保险。

(3)在第(2)问中,只有蓝眼睛的人会购买保险,给定这样的结果,可以计算正确的保险费率,它应当是p?100?0.8?80。在这样的费率下,蓝眼睛人的效用为ln9920?9.20231;棕眼睛的人依然不购买保险,所以他的效用为0.2ln9900?0.8ln10000?9.20833。

(4)如果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保险,

那么针对蓝眼睛人的保险费率就是80,他的期望效用为ln9920?9.20231; 针对棕眼睛人的保险费率就是20,他的效用为ln9980?9.208338。

此时,每个人的效用都得到了提高。这个例子说明,由于存在逆向选择,低风险的投保人(棕眼睛的人)被驱逐出了市场,同时社会总福利也比信息对称时变差。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10.假定有两类工人,高能力的工人和低能力的工人。工人的工资由他的能力决定,高能力的工人赚50000元,低能力的赚30000元。厂商不能测度工人的能力,但是它却可以了解到工人是否有高中文凭。工人的效用由他们在工资上与为获得文凭所支付的费用上的差异所决定。

(1)如果高能力工人与低能力工人在获取高中文凭中的花费是一样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存在一种高能力工人拿高工资、低能力工人拿低工资的分离的均衡?

(2)高能力工人为了获得高中文凭所愿意支付的费用最大数量是多少?如果有一种文凭可以让雇主去识别高能力工人的话,为什么对于低能力的工人来说,这种文凭一定要使其花费更多?

解:(1)如果高能力的工人与低能力的工人在获取高中文凭时的花费是一样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存在一种高能力工人拿高工资、低能力工人拿低工资的分离的均衡。理由如下:假设两个人受教育的成本分别为CH和CL,那么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是: ①高能力工人的参与相容约束,即高能力工人选择接受教育后获得的净收入要大于其他可能的工作机会带给他的净收入,如果再假设除了这份工作外,工人们不可能获得其他的工作机会,那么高能力工人的参与相容约束就是:

50000?CH?0 ① ②低能力工人的参与相容约束,即低能力工人选择接受教育后获得的净收入要大于其他可能的工作机会带给他的净收入,如果再假设除了这份工作外,工人们不可能获得其他的工作机会,那么低能力工人的参与相容约束就是:

30000?CL?0 ② ③高能力工人的激励相容约束,即高能力的工人伪装成低能力的工人不会带给他更高的效用:

50000?CH?30000 ③ ④低能力工人的激励相容约束,即低能力的工人伪装成高能力的工人不会带给他更高的效用:

30000?50000?CL ④

当CH?CL时,③、④两式不能同时满足,所以如果高能力的工人与低能力的工人在获取高中文凭时的花费是一样的,不会存在分离均衡。

(2)在分离均衡中,高能力工人受教育的成本必须同时满足①、③两式,从中解得CH?20000,所以高能力工人为获取文凭最多愿意花费20000。

此外,从③、④两式中解得CH?20000,CL?20000,因此如果存在分离均衡,那么必有CL?CH,即低能力的工人为了获得文凭必须花费更多。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课后习题详解(第14讲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8zay002ea3h0qq03ob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