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1:10: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题 目: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学生姓名: 吉玺伟

学 号: 20091333010

院 部: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市场营销 班 级: 09市场营销(1)班

任课教师: 吴崇

二O一一年 十二 月 二十 日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性假设理论是一门基础的理论,是西方管理学中的精髓。人性假设理论不仅只是学术性的知识,也不仅仅停留于历史的脚步,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也有很深刻的启示。正确地运用人性假设理论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将会促进企业良好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

1 引言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科学学者根据自己对人性问题探索研究的成果,对管理活动中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作的理论假定。[1]这些理论假定是进一步决定人们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根据和前提。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仅仅是制度、资源统治的时代,人力资源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只有以人为本的企业,才是能够长久保持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企业,也是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企业。面对企业的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中基本理论问题的人性假设理论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对企业进行人文化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对此理论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2 五种人性假设理论

2.1“工具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工具人”假设是前管理学结对人的基本看法,这种假设盛行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当初,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够强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冲突尖锐,资本家将工人当做会说话的工具,用强制手段来实施管理。在这一时期,劳动者特别是新兴无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微弱,没有任何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他们在管理过程中只有服从、听命于资本家的义务,没有丝毫的权力。虽然在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但仍带有深深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烙印,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依附于资产阶级。[2]

在“工具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中,资产阶级的管理者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像机械一样去工作。这种观点将作为管理者的人和作为被管理者的人完全对立起来,前者是主动的、起支配作用的,后者是被动的、是按照管理者的指令操作以实现管理目

的的生产工具。显而易见,“工具人”的假设是不符合人的本质,是与人的社会性相冲突的,依次对人进行管理不可避免地会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严重对立,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完全压抑,便会降低管理效率。[2]

2.2“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与科学理论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和生产更加集中,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凭借经验和个人意志的放任式管理与大生产方式不能适应,使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经济效率低下,物质财富不足。针对当时的情况,泰罗在其所著的《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科学管理原理,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职能化原理等。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原理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的。[3]以泰罗制为主体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科学开始代替随意、理性放逐经验。

泰勒认为,企业家的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工人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工资收入。加入在能够判定工人工作效率比往常提高多少的前提下,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从指挥,接受管理。结果是工人得到实惠即工资增加,而企业主们则增加了收入,也方便了管理。在“经济人”的假设下,企业管理变成了制定一个比较先进的工作标准。“经济人”假设利用人的这一经济动机,来引导和管理人们的行为,是一大创新,它开创了对人的管理从其内在动机出发而不是一味压迫、规制的方式。

2.3“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由最初的单纯追求物质文明转向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等精神生活的需要,经济的刺激难以激发出人的最大潜能。于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开始从社会生产关系方面来考察经济延长线上的行为科学。“社会人”假设是霍桑试验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其代表人物是梅奥。梅奥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因此提倡参与管理。[3]

“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认为,工人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动物,对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生产影响的也绝不只是“工资”、“奖金”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性的心理需求,如工人对受到尊重、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需求等。因而,满足工人的社会性需求,往往更能激励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梅奥还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2.4“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由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提出来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其理论出发点。但马斯洛并未把他的理论用于解决管理问题,而是麦格雷戈借用了这一观点引申出了Y理论。[4]

“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因此提倡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

2.5“复杂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理论,都是从某一个侧面来认识被管理者的属性,虽然它们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在管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各自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随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管理学学者发现人类的需要和动机并非那样简单,而是复杂多变的。人的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地位的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复杂人”的人性假设理论在这些认识基础上,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 “复杂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四点[5]:

第一,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随着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变化,并且需要的层次也不断改组,因人而异。

第二,人在同一时期内有各种需要动机,它们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第三,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第四,人可以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和工作性质,而适应各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没有一种万能的管理方式,适用于各种人。

3 人性假设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好一个企业就要管理好当中的人,了解他们的特性,人性假设理论就是对人的共性规律的认识的理论。人性假设理论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一个基础理论,它对企业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引导和启示作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2gf85vd879ew80p2t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