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C.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 D.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玻璃棒 C 蒸发皿 D 酒精灯
4.进行分液操作时,下列实验仪器一定不会用到的是( ) A 锥形瓶 B分液漏斗 C烧杯 D 温度计
5.欲将食盐固体与碘的混合物分开,最好的方法是 A.溶解、过滤 B.溶解、过滤、蒸发
C.溶解、加AgNO3、过滤 D.升华(碘加热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6.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
B、普通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
7.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 ,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液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蒸馏 B. 分液 C.过滤 D.蒸发
8.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Mg,SO4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④②⑤ B.④①②⑤③
A、不溶于水,但必须与溴发生反应 C、不溶于水,且密度必须比水大 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到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12. 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2+
2+
2-
C. ②⑤④①③ D. ①④②⑤③
B、不溶于水,但比水更容易溶解溴
9.选取萃取剂将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D、不溶于水,且密度必须比水小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到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二.非选择题
1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_____→_____→_____→ A → G →_____→ E → 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4.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
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序号填写)为 ;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离子?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离子? ________ ;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过滤时: ; 蒸发时: 。
练习二
1.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 )
2-
2-
A.洗涤 B.检查是否漏水 C.打开上端塞子 D.打开活塞 2.现有一瓶物质是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熔点/C -98 -84 。沸点/C 57.7 77 。密度/(g.cm-3) 0.93 0.90 水中溶解性 可溶 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B.过滤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3.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 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部 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当蒸发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2SO4 HCl AgNO3溶液、过滤 B. 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盐酸、过滤 D. CaCO3 NaCl 水、过滤 6.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7.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的方法合理的是( ) A.H2、CO2(CO)
B.H2(CO2、HCl)
C.O2(CO)
D.CO(H2O、CO2)9.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 B.升华 C.加热分解 D.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用 (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用 。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用 。 (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用 10.蒸馏是实验室制备蒸馏水的常用方法。
。
。
(1)图Ⅰ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常用装置,图中明显的错误是 。 (2)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 ,其作用是 。
(4)图Ⅱ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图Ⅰ完全相同。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 ;烧杯中还应盛有的物质是 。 11.”春泛盐,秋泛硝。”有些地区的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到了秋天,又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
Na2SO4?10H2O)。该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硝”的成分产生了争议,甲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
硫酸钠;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又含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们采集了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过滤,滤液备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1)甲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
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如果样品中含有硫酸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
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 。如果乙小组的观点正确,现象应该是 。
(3)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实验设计哪个合理,理由是什么?
相关推荐: